硅藻泥,一種內墻裝飾材料,因具有調節室內濕度、吸附有害氣體、抗菌防霉等環保功能,近年來備受推崇。
目前在國內從事硅藻泥生產的企業不下300家。其中有一家公司宣稱,硅藻泥不是一個行業,而是該公司的專利產品;此外,該公司在國家版權中心登記了27幅圖案,宣稱享有這些圖案的著作權。
這個公司是青島泉佳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泉佳美)。自2012年8月開始,泉佳美以自己創作的27幅美術圖案及5幅文字作品的著作權被侵犯為由,一口氣起訴了27家硅藻泥生產企業和代理商。
這些訴訟,攪動了整個硅藻泥行業。
近日,第一個生效判決由山東省高院作出。泉佳美雖然取得了國家版權中心的登記證書,但法院認定其不享有相關著作權。
隨后,國家版權局依據本案被告青島宏賽環??萍加邢薰?以下簡稱宏賽)的申請,撤銷了泉佳美的上述著作權登記。
泉佳美起訴27家同行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首份生效判決書,認定上述27幅圖案不構成著作權法中的“作品”。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生態環境建材分會(以下簡稱環境建材分會)于5月10日在山東省膠州市舉行了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這一“階段性勝利”。
泉佳美總經理陳奕善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他們已向國家版權局說明情況,國家版權局“承認因審查不嚴導致部分撤銷錯誤,已經著手予以糾正”。此外,法院支持了其對硅藻泥功能的介紹、《公司宣傳》等文字作品著作權被侵權的主張,這也是泉佳美維權的“階段性成果”。
同行指責其“惡意登記”
在同行的眼里,泉佳美是公然挑釁整個行業、只顧自身利益的“害群之馬”。當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不少企業的負責人強烈要求發言,表達對泉佳美“擾亂行業發展”、“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憤慨。他們最不滿的便是泉佳美“將公共資源據為己有”。
泉佳美主張著作權的27幅圖案,被他們認為是“硅藻泥行業中常用的圖案”。而泉佳美于2012年5月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進行了著作權登記。
“這完全屬于惡意登記,其行為目的是進行不正當競爭。涉案美術圖案均是在硅藻泥家庭裝修中使用率最高的圖案。一旦認定涉案企業構成對涉案圖案的侵權,即確認了泉佳美公司享有對涉案圖案的著作權,涉案企業乃至硅藻泥行業其他企業均將面臨生死威脅?!焙曩惖拇砺蓭煴本菫蓭熓聞账蓭焺⒔ㄈA說。
劉建華表示,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應為作者的獨立創作,既非公有領域的公知知識,也不能抄襲他人作品。他在新聞發布會上展示了部分涉案圖案已被公開出版的證據,這些出版物包括《藝術涂料與建筑裝飾》、《中國涂料》、《建筑裝飾材料世界》等。
在泉佳美,記者看到了上述27幅圖案,它們有著很藝術的名字:思緒、祥云、漣波、蝶舞、佛印等。總經理陳奕善再三強調,這些都是他們“獨立創作完成的”。
陳奕善說:“2007年我公司在發明硅藻泥之后,為了表現出硅藻泥墻面的美感和質感,我公司經過艱辛的探索創作過程,研制發明專門的制作工具,在墻面上創作出各種肌理圖案,并不斷地改進、篩選、命名,最終確定27幅圖案作為泉佳美的經典施工圖案?!?/p>
不過,“獨創性”說法沒有被山東高院認可。它們有的被認定與“在先存在的美術圖案相同或者實質性相同”,有的被認定“在表達方式上過于簡單”,“缺乏簡單的獨創高度”,因而不應作為著作權法中的作品予以保護。
陳奕善認為,法院認定“缺乏獨創高度”,正說明了泉佳美的訴訟請求被駁回的原因是“作品本身創作高度問題,而不是建材行業內早就使用過”;對法院“在先存在的美術圖案相同或者實質性相同”,陳奕善認為,“在先存在”是法院的主觀推測,并沒有確鑿證據。
登記性質有待重新認識
劉建華表示,這一堪稱“硅藻泥行業著作權糾紛第一案”的判決,法律意義重大。“它提醒我們重新去認識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著作權登記的性質?!?/p>
“作品”不論是否登記,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并不受影響。反之,并不是說“你登記了就是你的”。劉建華說:“目前的登記制度,容易為有些人利用,搶先登記公共資源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p>
2013年7月起,版權保護中心發放的登記證書名稱由《著作權登記證書》變更為《作品登記證書》。劉建華認為,這說明了登記證書并非就是權利證明。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馮曉青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版權登記并非取得版權的法定要求和程序。由于版權登記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并不可能做到完全準確,所以法律允許有相反證明時可以推翻登記。此外,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版權登記只是“為版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并非完全意義上的證據。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黃玉燁也表示,版權登記是一種權利證明,但只要有第三方提供相反證據便可推翻。版權在作品完成時依法自動取得,而非依照版權保護中心授權取得,這也是版權保護中心發放的登記證書名稱變化的原因。當然,變化并不意味著它不再是權利證明,只是在表達方式上更為嚴謹了。
黃玉燁同時指出,法院對于版權的認定,以“是否具有獨創性為依據”。我國法律并無“獨創高度”的要求,只問是否為權利人獨立創作完成,實踐上來看,我國對于創作高度的要求是非常低的。
訴訟的背后是爭搶市場
泉佳美將其起訴的27家企業名單掛在其公司網站上,并稱“真硅藻泥,在泉佳美”,“硅藻泥市場充斥著大量假冒偽劣產品”。這讓被訴的多家企業認為是“影射”自己,屬于典型的不正當競爭。
劉建華認為,掀起著作權大戰的同時攻擊同行的產品質量問題,正是泉佳美提起訴訟的實質,即通過“不正當競爭”,搶占市場。
而泉佳美似乎也并不掩飾通過著作權訴訟進而對硅藻泥市場重新洗牌的用意。但強調了這種用意的正當性:良莠不齊的硅藻泥市場需要激濁揚清。
泉佳美董事長徐廉福給記者做了一個實驗:用吸管分別在不同產品的樣板上滴幾滴水,然后用手去摸,泉佳美自己的產品上的水滴很快被吸收,用手觸摸成泥狀,而其他幾種產品上的水滴吸收較差,摸上去較為堅硬。
陳奕善介紹說,由于看到硅藻泥產品市場前景廣闊,許多原本生產傳統建材的廠家在不具備生產條件和不掌握相關技術的情況下,紛紛轉向硅藻泥生產。“那些打著‘硅藻泥’旗號的涂覆材料,實則是液體壁紙、砂巖、固體粉末涂料、墻藝漆、馬來漆、硅藻乳膠漆等一些與泉佳美硅藻泥外表相似的化學墻面材料,并且,這些涂覆材料成本極低,與普通膩子粉價格相當,卻賣出遠遠高于膩子粉的價格,不但沒有功能,還會釋放大量有害氣體,嚴重傷害人們的身體健康?!?/p>
在徐廉福眼中,硅藻泥并非一個行業,而是由泉佳美發明的專利產品。在他出示給記者的兩份發明專利證書中,有一份名稱為“一種海貝泥、硅藻泥墻面裝飾材料及其生產施工方法”的專利,申請時間為2008年12月18日,授權日期為2013年8月28日?!斑@是我國第一項硅藻泥發明專利,進一步確定了泉佳美是硅藻泥發明源頭的地位?!?/p>
對此,環境建材分會負責人冀志江則提出相反觀點。他說,2003年國內個別企業已經引進和借鑒日本技術,以“硅藻土裝飾壁材”的產品進入市場,此后又以“硅藻泥”為名進行市場推廣。因此,硅藻泥是“以無機膠凝物質為主要粘結材料,硅藻材料為主要功能性填料,配制的干粉狀內墻裝飾涂覆材料”,以其環保性和涂裝后的健康性功能被消費者接受和喜愛的新型建筑材料的通用名稱,而不是某一個企業或個人發明的。
關于專利問題,冀志江進一步分析說:“基于硅藻泥可以添加不同的材料成分以及調整比例,因此從專利法的角度,可以依據專利法的規定授予專利權,但是這不等于取得了專利就意味著硅藻泥新型建筑環保材料就屬于專利權人所獨有?!彼榻B,實際上,在硅藻泥生產企業中,以不同成分和配方獲得的硅藻泥的專利權技術已經不下十幾項,其中包括本案中的涉訴企業,例如中國建材總院、吉林蘭舍公司、青島川一公司、青島川山公司等都有自己的硅藻泥專利產品和技術。
和其他行業一樣,激烈的競爭總是考驗著企業的誠信。孰是孰非,相信法院的公正判決能夠給出權威的結論。 □本報記者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