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制圖何將
昨天,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世元披露,環境保護部土壤狀況調查結果表明,中重度污染耕地大體在5000萬畝左右。受此影響,土壤修復概念股昨天走勢良好。
每年幾百億修復土壤
王世元表示,中重度污染耕地大體在5000萬畝左右。這些地方不能再繼續耕種。下一步為解決土地污染問題,國家每年將拿出幾百個億,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地下水嚴重超采綜合治理的試點。這里所說的受污染的重點區域,都是過去經濟發展比較快、工業比較發達的東中部地區,長三角、珠三角,還有東北老工業基地,還有湖南一些地方,這些地方要進行修復和治理,也要進一步退耕還林還草。
同時,生態用地數據變化明顯。全國因草原退化、耕地開墾、建設占用等因素導致草地減少1066.7萬公頃;具有生態涵養功能的灘涂、沼澤減少10.7%,冰川與積雪減少7.5%;局部地區鹽堿地、沙地增加較多,生態承載問題比較突出。
生態修復概念股上漲
昨天,在兩市小幅收跌的情況下,生態農業和重金屬治理等生態修復概念股走勢良好。其中,生態農業板塊漲幅2.26%,重金屬治理漲幅2.12%。
個股方面,韶能股份、民和股份漲停,泰達股份多次沖擊漲停,最終以4.7元收盤,漲幅9.56%。
生態修復或有巨大支持
金融界資深分析師馬小東分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糧食安全提到首要位置,足以顯示我國政府對糧食問題的高度重視。不過,由于以往的過度開發,我國農村很多土地面臨重金屬、農藥等污染問題,因此在糧食安全要求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后期政府將在相關生態修復上給予巨大的政策、資金支持。
基于以上預期,馬小東認為,相關土壤檢測與修復、高效生態農業等個股有望迎來爆發期。記者 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