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5日)下午,他們相聚中國現代文學館,為純文學刊物《十月》慶祝35歲生日。同時,雜志社通過網絡、媒體、專家三種方式投票評選了“《十月》創刊35周年最具影響力作品獎”,陜西作家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廢都》、中篇小說《雞窩洼人家》和葉廣芩的中篇小說《豆汁記》榮膺其中。
35部作品中陜西占3席
1978年,純文學刊物《十月》創刊,上世紀80年代,《十月》被稱為刀馬旦,很多國內知名的作家作品都在《十月》上首發。從1978年至今,《十月》走過了35年發展歷程,堪稱新時期文學簡史。
此次評選35年最具影響力的作品,采取了網絡、媒體、專家三種投票方式,最終在《十月》發表過的作品中評選出了35部對讀者影響最大的作品,共有包括鐵凝、莫言、賈平凹、葉廣芩等在內的28位作家獲得此獎,35部作品陜西占了3席,比例著實不低。
《十月》主編曲仲告訴記者:“原本以為網絡投票、媒體投票和專家投票的結果會相差較遠,畢竟網民和媒體記者都比較年輕,但沒想到和專家投票結果相差并不大,這點讓我們感到欣慰。”
莫言喜歡李存葆鐵凝作品
以獲獎作家而非作協主席的名義參加文學活動,站在領獎臺上,鐵凝追憶自己在文學上遭到挫敗時,給予自己最多鼓勵的就是那些文學編輯,文學的繁榮和發展,優秀文學編輯的作用不可替代。“與其說這次大家把票投給了我的兩部中篇小說,不如說是投給了我作品中大時代里的小人物。有人說‘沒有詩就沒有未來’,我想說‘如果未來沒有文學,那你還相信未來嗎?’”
頒獎禮現場,有網友問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后怎么看待這次獲獎?
莫言說自己是讀著《十月》走上文學道路的,在部隊時讀《高山上的花環》,熱情澎湃,戰友間爭相傳看,自己也非常喜歡鐵凝的小說。不過莫言一著急,將《沒有紐扣的紅襯衫》說成了《沒有襯衫的紅紐扣》引發大家一片笑聲,聽到主持人糾正,莫言也急忙糾正。
《豆汁記》獲獎是因平淡
昨天,賈平凹因故沒能參加頒獎禮。
陜西作家葉廣芩不但榮獲“《十月》創刊35周年最具影響力作品獎”,還獲得了第十屆“十月文學獎”。葉廣芩深情地說:“我常常覺得,正是陜西這片土地,她的容納讓我學會了怎樣看待我們的文化。如果我一直生活在北京,也許我寫不出來這樣有濃厚北京風味的作品。陜西這片土地養育了我,使我在這片土地上學會了寬容,學會了大氣,所以我才能在這片土地上寫出這兩部作品來。”
葉廣芩說《豆汁記》之所以能獲獎是因為“它很平淡,是一種沉下心來的靜態寫作。這種靜態和我的經歷也有關系,尤其是到了現在,我退休了,心更是完全沉下來了,可以很好地回想一下自己走過的道路,自己的得與失,這部作品是帶有反省意味的作品。”( 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