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學習的團隊
劉文啟本科出身,不但外語教得好,中文比外文教得更好。凡是到過他辦公室的人都能感覺到一種高雅的書香氣息。他的辦公桌上總是堆著一疊厚厚的書籍雜志,每天學生早讀時間也是他的早讀時間,他總是時時刻刻都在刻苦學習,并常年堅持練毛筆字,研習中國書法。
2006年劉文啟去北京參加“校長論壇”,2008年暑期他又帶領班子成員赴連云港參加“全國名校名師新課程改革研討會”,2010年赴江蘇洋思、上海、杭州學習外地先進的辦學經驗。回校后他又組織全體教師進行校本教研培訓,舉辦專題講座。他先后在學校舉辦了《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提高生命質量》《雙語的哲學》《辦學思想解談》等專題講座。這些講座既有理論見地,又結合學校實際,對教師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現實意義。同時也形成了教師自學之風,推動了教學實踐向縱深發展,對創建科研型學校,培養學者型教師也起到了有力地推動作用。
劉文啟身為雙語學校校長、商州區政協委員,處處起到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一次,學校對門農發行收發室有一位老人,找到劉文啟說他家有幾百斤蘿卜,想通過校長賣給學校食堂,劉文啟一聽便說:“沒問題,明天早上你拉來,到大門口叫我!”到第二天早上老人將蘿卜拉來后,劉文啟到大門口將蘿卜用稱一稱390多斤,老人說5角錢一斤,劉文啟二話沒說從腰包掏出190多元錢交給老人,然后,劉文啟讓校辦找了很多小袋子分成若干袋,讓在家做飯的老師帶回家吃,還將剩下的3大袋交給學生灶,一分錢也未收。有一次,劉文啟買了一盆花,辦公室主任看見花盆不行,從學校找了一個花盆,劉文啟對辦公室主任說:“一個花盆雖小,但它是集體的,我如果私自拿一個花報銷,別人就能拿一個鍋,做人一定要有原則。”像這樣的事對他來說已經是生活習慣了。
癡心一片終不悔,執著追求寫人生。劉文啟始終站在教育這塊精神高地上,守望理想,放眼未來,努力把雙語學校打造成政府放心、社會公認、家長滿意、學生向往的精品學校,為商洛的教育事業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