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韓國總統樸槿惠在青瓦臺任命海軍參謀總長崔潤熹出任三軍聯合參謀本部議長。崔潤熹因此成為韓國軍隊的“一號人物”,這也是韓國建軍以來,首次由海軍參謀總長出任三軍最高指揮官。由于崔潤熹一貫持對朝強硬立場,樸槿惠的這一任命引起亞洲各國甚至國際軍界的高度關注,紛紛猜測韓國與朝鮮對抗的策略走向。
“失意將軍”任“一號”
在10月16日的任命儀式上,韓國總統樸槿惠親自為崔潤熹的“三精刀”(意為三種精神之刀,象征著指揮官的權威)系上錦帶。59歲的崔潤熹就此成為韓國新一任聯合參謀本部議長(簡稱:聯參議長)。
說起來,此前韓國軍中沒人想到崔潤熹會出任聯參議長,因為韓國國防部長金寬鎮在今年中秋節前向青瓦臺提交的調整方案中,推薦陸軍參謀總長曹晶煥任聯參議長,而且由陸軍將領擔任聯參議長幾乎可以算是韓軍的一項傳統。可是從樸槿惠辦公室發回國防部的人事調整文件里,曹晶煥卻被海軍參謀總長崔潤熹取代。消息一出,韓國國防部和韓軍高層無不感到意外。
更有意思的是,韓國軍方通常都會準備好可能會被任命的所有軍方領導的簡歷,并在政府公布人選結果后發放給媒體,但此次海軍卻是在提名公布一個小時后,才向媒體發放崔潤熹的簡歷。之所以會拖延如此之久,據說是因為“事前完全沒想到會有這個結果”。韓國海軍的一位相關人士甚至表示:“剛聽到消息時還以為是開玩笑。”
對于崔潤熹獲得總統賞識,韓國軍界上下感到意外情有可原,因為崔潤熹此前一直被認為是“靠邊站”的失意將軍。今年3月26日,樸槿惠出席“天安”號沉船三周年追悼儀式時,列隊等待的國防部長金寬鎮和國家報勛處處長樸勝椿上前迎接,活動的真正主角——海軍參謀總長崔潤熹卻只是坐在一旁靜靜觀看。如今,這位被忽視的“失意將軍”卻來了次“完美逆襲”,一舉登上“韓軍一號”的寶座。
韓國輿論普遍認為,這一變化與樸槿惠總統試圖打破國防部“大陸軍主義”的考慮有關。長期以來,韓國媒體經常把國防部稱為“陸防部”,每年國防預算的大部分被陸軍拿走,任何敢向陸軍要資源、要政策的官員都無法在國防部里呆上較長時間,可見陸軍的影響力之大。韓國預備役陸軍中將、前國防部次官樸庸玉表示:“現在輪到海軍人士擔任聯參議長,從三軍均衡發展的角度看,這是一項積極且具有進取精神的舉措。”更重要的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韓國與朝鮮的武裝摩擦幾乎都發生在海上,陸地邊界反而“相安無事”。韓國海軍雖然總體實力強于朝鮮,但在多次對抗中的表現卻未必比朝鮮海軍高明多少,因此不排除樸槿惠希望通過提拔崔潤熹來提升韓國海軍的進取心,從而營造“海軍強國”的形象。
不過,也有軍事專家擔心一貫持對朝強硬路線的崔潤熹當上“韓軍一號”后,可能提升半島地區發生海上沖突的可能性。崔潤熹曾表示:“若敵方發起‘挑釁’,韓方須及時予以嚴懲,讓其深切感到所需要付出的代價……針對日益多樣化的‘挑釁’,韓方應主動予以應對,韓國海軍要牢記只有戰勝敵方,才能維護軍方的聲譽和自尊,贏得韓國民眾的信賴和支持。”眾所周知,朝鮮與韓國的軍事對峙從一開始就帶有濃重的政治色彩,一味“好勇斗狠”未必是上策,在這一點上,崔潤熹是否有政治頭腦,外界還需進一步觀察。
韓國謀建“戰略海軍”
有分析人士指出,崔潤熹當上聯參議長后,有望使韓國海軍獲得更多資源,推進“全方位防御”理論,加快韓國海軍由“沿海防御”向“遠洋防御”的發展步伐,最終目的是建立一支有地區威懾力的、攻防兼備的“戰略海軍”。據美國“全球安全”網站介紹,韓國海軍的最高指揮機構是海軍本部,司令部設在忠清南道論山郡的雞龍臺,海軍參謀總長受聯合參謀本部節制,一旦發生海上軍事行動,聯參議長可直接通過海軍作戰司令部指揮艦隊應戰,這無形中強化了崔潤熹的權威性。
目前,韓國海軍現役兵力約6萬人(含海軍陸戰隊2.5萬人),擁有各型艦艇280艘,其中主要作戰艦艇50余艘,各型導彈艇和巡邏艇120余艘,海軍航空兵擁有各型飛機80多架,海軍陸戰隊擁有坦克和兩棲裝甲車約200余輛。與朝鮮海軍相比,韓國海軍雖然在艦艇數量上處于劣勢,但在艦艇質量上要比朝鮮強不少。據介紹,韓國海軍的核心是三大艦隊,具體分工和部署為:
■ 第一艦隊:負責日本海(韓國稱為東海)方向的防務,該艦隊是韓國海軍作戰實力最強的艦隊,轄第11、12、13戰隊,第101、102、111、121、181、191海防警備戰隊,第521掃雷戰隊。
■ 第二艦隊:負責黃海(韓國稱為西海)方向的防務,轄第21、22、23戰隊,第201、202、211、212海防警備戰隊,第522掃雷戰隊。
■ 第三艦隊:負責南部半島和濟州島方向的防務,轄301、302、303戰隊,第305、306海防警備戰隊。
此外,每個艦隊司令部還下轄1個戰斗縱隊、1個后勤支援中隊和1個教練分隊。
從韓國海軍的兵力結構看,其水面艦艇大型化趨勢非常明顯。近年來,韓國海軍貫徹“質量為主,數量為輔,研制與引進并重”的發展方針,海軍艦艇的國產化率已超過80%。與此同時,韓國海軍逐步拋棄單純依賴美軍的戰略,轉而依靠自己的力量來保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從總體發展情況看,在未來20年里,韓國海軍將可以完全達到“自主防衛”的要求。在繼續將朝鮮海軍列為主要對手的同時,韓國海軍還將日本等國視為潛在對手,并為此進行戰略思想的調整和裝備發展。從這個角度看,崔潤熹時代的韓國海軍還有很大的改革空間。(雷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