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用戶整體學歷偏低,高中以下的占到七成多?近日,社科院發布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引發網友對數據可信度的質疑。
6月26日,中國社科院稱,他們通過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等三個途徑獲得7萬樣本,可能調查手段不同,會帶來不同結果,如方法有誤,今后會改進。
“新媒體”報告:微博用戶學歷低收入低
前日,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
報告中提到,目前中國微博用戶整體呈現低學歷特征,初中和高中學歷用戶數都超過1億,高中學歷以下用戶占74.88%。
微博用戶的職業結構比較多元,其中學生有9387萬人,是微博用戶的最大職業群體。收入方面,低收入和無收入群體是微博的絕對主流用戶。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用戶僅占7.8%,5000元以下的占92.2%。其中無收入群體人數最多,達到9183.5萬人。這主要因為學生用戶是微博最大的群體。
網友質疑:數據來源是否可信
在新浪微博上,這組數據昨日已引發3萬多網友的討論。其中,關于七成用戶為高中及以下學歷的結論,網友質疑聲音最大,因為這與很多用戶的個人生活經驗不符。
有大學生網友發問,其周圍的同學都玩微博,上班族用戶也不在少數,但為何是最沒時間玩微博的高中生占到最大比例?
還有網友好奇“這個調查樣本是怎么采集的”,表示嚴重懷疑社科院的統計數據來源,希望能公布數據來源及其可靠性。
記者發現,反而是對于收入偏低、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占92.2%一項引發的質疑相對最小,部分網友直言被戳中“痛處”。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26959元。
社科院回應:調研通過三個途徑7萬樣本
昨天下午,《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所長唐緒軍表示,已經關注到網友們的疑問與爭議。
據悉,微博用戶來自新浪、騰訊、搜狐三家運營平臺。唐緒軍透露,為了讓數據更加精準,社科院的調研團隊通過三個途徑獲得7萬樣本:其中有來自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實時監測數據,樣本量4萬左右;而數據提供方締元信公司提供2萬左右,還有1萬樣本量來自于社科院的調查。
調查人員選取三方樣本量中關聯度高、有共性的特征進行梳理、歸納跟分析,最后得出結論。
目前,微博正成為網絡用戶的首選應用項,本次報告希望通過解析用戶構成及行為習慣,能幫助政府及公眾正確認識網絡輿情。“比如微博中占主導的群體,如果其非理性成分會更大,那公眾就該有自己的判斷,避免輕信、誤傳謠言。”唐緒軍強調。至于調查的技術手段,如果有誤,今后會改進。
運營商分析:去年用戶以高學歷高收入為主
本次調查中提及新浪微博為最活躍的微博網站。昨天下午,新浪公司表示,由于暫時不清楚第三方報告的數據來源,不便評論;但新浪微博一直有自己的調查分析。
記者了解到,在新浪微博2012年用戶數據分析中,3億多用戶中80后占55%;90后及00后占37%;此外,80%的用戶受過高等教育;在職級分布中,學生僅占30% ;月收入6000元以內的占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