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戰略部署。”省環保廳廳長王成文說,建立完善的生態制度,是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激勵和約束,是把環境公平正義的要求體現到經濟社會決策和管理中,體現在法律、政策和體制機制的創新上,體現在有利于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國民經濟體系上,從而從根本上推進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和消費模式轉變,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陜西師范大學旅游與環境學院教授孫根年、寧陜縣林業局干部黃積剛也認為,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為生態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等區域提供了經濟保障,對促進區域平衡、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省委宣傳部研究室副主任胡維娜說,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總部署,進行了總動員,這必將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作為一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大力宣傳改革發展的思路舉措、目標意義,廣泛凝聚社會共識,推動形成改革發展合力,為建設“三個陜西”、助推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