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部指標不被公開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本來在計劃錄取制度中,高校的機動名額對于調節各地的招生計劃,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可是,不少高校卻將其派上了做交易的用場。除用于點招外,還有的用來解決權勢階層子女的入學問題。現在,大學自主掌握的機動名額約為1%,但是如果不公開操作,就會出現花錢買指標的情況。每年招生季出現的所謂的能搞定“內部錄取指標”,都是招生腐敗的表現。
2制度空間缺乏監管
熊丙奇稱,雖然現在這種招生自主權不是充分的,但是全國已經有90所大學擁有自主招生的權力,比如學校給學生多少錄取優惠,降多少分錄取等,學校是有制度空間的,這個制度空間如果缺乏監督,就很可能在行政管理下滋生腐敗。雖然教育部門要求大學自主招生的信息要進行公示,但實際上真正公示的學校不多。
3保送加分暗箱操作
熊丙奇表示,從本質上說,這是政府部門主導的政策,即政府部門認可某些學生的保送資格、加分資格,獲得保送生資格和加分資格之后,對內地所有高校基本上都有效。權勢之所以能操作這些政策,正在于其這一特點,可以說,只要能搞定政府部門,就可以搞定保送生資格和加分資格,學校和具體的執行機構,不過是執行相關指令而已。近年來出現的保送生暗箱操作、加分腐敗,其運作路徑基本相同。
□建言
由專業招生委員會執行
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招生腐敗現象,主要還是因為目前的招生中存在灰色空間,同時也說明現在的高考招生改革勢在必行。
儲朝暉介紹,招生腐敗的空間不同的學校差異很大,地方院校的權限相對較小,越是重點大學權限越大,包括自主招生、推薦、推優、指標投放等,都存在權力濫用的空間。他認為,在高考招生中,招生負責人應該是一個組織者,不應該擁有招生的權力,并且這種權力應該公開透明,接受監督。
儲朝暉說,未來必須終結現有的行政主導的招生錄取制度,實行完全的自主招生,由專業的招生委員會進行招生,才能真正解決這一問題。
須建立現代大學制度
熊丙奇則認為,現在不少大學的招生負責人的權勢交易非常嚴重,主要是因為沒有建立現代大學制度,不是由專業的招生委員會進行招生,而是行政領導主導學校的資源配置,招生負責人、校領導都有很大的權力。頻繁發生的招生腐敗現象主要就是因為現在大學是學校領導說了算,辦學信息不公開、不透明。
他認為,必須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制約學校的行政權,比如校長取消行政級別,從政府任命變為公開民選,成立獨立的招生委員會制訂招生標準,行政部門必須透明地執行標準等,實現自主辦學、學術自治、學生自治等。
□背景
巡視組曾發現自主招生問題
今年6月3日至8月29日,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中央第十巡視組到中國人民大學開展巡視工作,并約談了該校中層干部。據了解,在中央巡視組的兩輪巡視中,中國人民大學是唯一一所大學。
9月26日,巡視組結束巡視后,向中國人民大學領導班子和在職校務委員會成員反饋了巡視情況。
巡視組組長陳際瓦在反饋時指出,巡視中干部職工反映的問題主要是: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方面,懲防體系建設特別是財務管理、領導干部薪酬管理、自主招生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在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作風建設方面,出國管理不規范,公款吃喝、送禮現象依然存在;在執行民主集中制和干部選拔任用方面,一段時間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貫徹不夠到位,干部任用和管理不盡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