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電臺消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邵逸夫1月7日早上在家中離世,享年107歲。西部網記者從陜西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了解到,2000年以來,邵逸夫向陜西教育捐贈的資金超過1億元,陜西高校和中小學以“逸夫”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等校園建筑共有187所,其中中小學169所,高校18所。
陜西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副處長高峰在接受西部網記者采訪時表示,2000年以來,邵逸夫分13批次在陜西169所中小學建設校園項目,建筑面積33.4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3.4億元,其中邵逸夫捐贈資金為7095萬元人民幣。此外,邵逸夫還在陜西18所高校建設校園建筑,加上中小學項目的七千余萬元,累計捐贈資金超過1億元。
“七千余萬元的捐贈資金,帶動了中央、省、市、縣各級地方政府三四個億的教育項目投入,邵逸夫先生對教育事業的關注和資助,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推進了陜西教育事業的發展。”高峰說。
得到邵逸夫去世的消息,陜西師范大學宣傳部副部長張小東也為老先生致哀。張小東說,“邵逸夫先生自1957年創立‘邵氏基金會’以來,就本著‘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的人生信條一直從事社會福利事業。難能可貴的是,他特別具有愛國情懷,教育情懷、大學情懷,崇文興學,履仁尚義,雪中送炭,為內地數百所學校捐資建樓, 為改善大學辦學條件,培養優秀人才做出了卓越貢獻。我校由邵逸夫先生捐資修建的音樂樓和科技樓一直發揮著非常重要的育人作用,一直激勵著學校不負全社會厚愛,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而奮斗。”
西安外國語大學圖書館館長譚立軍表示,圖書館是高校靈魂性的建筑,很多高校的圖書館也是校園標志性建筑,圖書館對于大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很多課內沒有講到的知識都需要學生去圖書館找資料學習、補充。邵逸夫在高校除了建藝術樓、科技館以外,還大力捐建圖書館,可見老先生的長遠眼觀和對大學生的關注程度。
長安大學大四學生黎鴻凱平時酷愛讀書,還經常創作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在他的眼里,邵逸夫對學生的關注不僅是物質方面的簡單資助,捐建圖書館也是鼓勵學生重視精神追求,學好知識充實自己。
香港廣播電視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邵氏影業公司董事長邵逸夫自1985年以來連年向內地教育事業捐贈巨款,用于學校建設。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億多元用于支持內地的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對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更是重視。
邵逸夫認為:“國家振興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培養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邵逸夫視教育為立國之本,多年來他盡心盡責,不遺余力。
據不完全統計,邵逸夫25年共捐贈內地教育47.5億港幣,捐建項目總數超6000個。如今以“逸夫”兩字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及其他文化藝術、醫療設施遍布全國各地。(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