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雙手延伸!騰空跳躍……”近日,在北京市第二中學(以下簡稱“北京二中”)的排練室里,40多位身著練功服的中學生,在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進會員、北京二中藝體中心主任孟艷與其他三位教師的指導下排練。這樣的練習,他們一周會進行三次。
“把你的靈魂跟地板貼在一起”“讓你的眼睛帶著思想往前看”“給觀眾一點笑容”……孟艷分步講解每個細節(jié),其他教師也會在現(xiàn)場輔助學生完成動作。一遍、兩遍、三遍,學生們努力向理想的動作完成度靠近。
孟艷在北京二中舞蹈排練室指導學生排練。張樂 攝排練廳外,定格著學生們通過無數(shù)次排練換回的一個個高光時刻: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國慶60周年聯(lián)歡晚會、上海世博會“北京周”、國慶65周年聯(lián)歡晚會、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文藝晚會、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演出照片、服裝、道具整齊陳列。
2023年底,教育部發(fā)布《關(guān)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在孟艷看來,美育關(guān)乎青少年的精神格調(diào)、思想認知、思維高度及審美能力,能夠在一遍遍的舞蹈動作打磨中堅持下來的學生,其天賦、信心、耐力、美感、團隊配合能力等更能經(jīng)受住考驗。
一堂課臨近結(jié)束,孟艷給學生們留了“作業(yè)”:希望他們在休息之余給父母泡泡茶;利用假期豐富自己的頭腦和眼界,比如看看音樂劇、舞劇等;同時,學習服裝搭配,提升審美。“美育不是空中樓閣,當學生們學會用審美的眼光端詳自己的生活,教育就完成了詩意的轉(zhuǎn)化?!泵掀G說,“這些都能服務(wù)于學生美德、美感、美商的提升,讓學生了解美、感知美、熱愛美,以及創(chuàng)造美。”
在當天排練室外的家長群中,劉博軍有些特殊。他的女兒兩年前已經(jīng)畢業(yè),在參加大學直博面試時,憑借大方自信的表現(xiàn),從4000多人中脫穎而出。有感于孩子六年中學時光在北京二中排練室里的收獲,他自愿抽時間來學校做“后勤工作”。
當天,一個學生需要錄制報考專業(yè)舞蹈院校的視頻,從化妝、攝影,到動作的調(diào)整,不僅教師親自上陣,劉博軍和多位家長也參與其中。
在北京二中,舞蹈課有多重意義:以藝術(shù)之美浸潤學生心靈,在學校和家庭間編織一條強韌的紐帶,同時密切親子關(guān)系。
多年前,該校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青春校園音樂劇《晴朗天空下》曾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
該劇取材于真實故事:一名面臨高考的舞蹈團女生,在學業(yè)壓力下,就是否繼續(xù)參加舞蹈隊的排練演出與母親產(chǎn)生了矛盾。孩子在舞臺上說著心里話,臺下的不少家長當場落淚。
“我希望,從這個排練室出去的學生都很陽光健康?!泵掀G說。在這個追求確定性的時代,或許正是這些看似“平?!钡拿缹W時刻,在為學生們保存著對抗庸常的精神火種。(完)
(《中國新聞》報記者 張樂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