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繼承和發揚中醫藥學傳統,加快實施名醫、名科、名院“三名”工程,不斷助力推進“中國康養之都”建設,商洛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商洛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組織開展“商洛市名中醫”評選活動。本次活動旨在向社會推出一批醫德高尚、醫術精湛、中醫藥理論功底扎實、患者和群眾普遍認可的中醫名家,活動根據《商洛市名中醫評選管理辦法》,經個人申報、單位推薦、專家組評議、社會公示等環節,經過層層篩選和征求各方意見,同意授予雷鴻等10人“第二屆商洛市名中醫”稱號。這10位名中醫不僅在中醫臨床工作中展現出卓越的技能和深厚的底蘊,同時在中醫藥科研、教學及傳承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就,贏得了同行的廣泛贊譽和患者的深切信賴。
商洛市中醫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雷 鴻
雷鴻,男,56歲,陜西商州人,中共黨員,現任商洛市中醫醫院骨一科主任,主任醫師。
工作30余年來,他一直專精于中西醫結合治療骨傷科急危重癥及疑難雜癥,勤勉盡責,成績斐然,率先在商洛市開展手足顯微外科技術,并成功主持、開展20余項新技術。他長期注重科研與教學工作,參與的“治療腰腿痛從針刀治頸入手”科研項目榮獲商洛市科技二等獎,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專業論文22篇,配制的“通絡止痛袋”“膝痹熱敷方”“接骨續筋方”系列制劑,在當地享有盛譽。他指導學術繼承人及下級醫師8名,帶教學生超百人,為全市中醫骨傷科人才的培養作出了有力貢獻。作為學科帶頭人,他積極組織學術活動,推廣中醫適宜技術;作為項目負責人及授課老師,成功申辦省中醫及中西醫結合學會省級繼續教育學習班6次,累計培訓學員1000余人。在臨床實踐中,他對退行性疾病的診治見解獨特,擅長采用針刀松解、中藥熱敷等綜合療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及各部位神經卡壓綜合征療效顯著。因卓越貢獻,他獲得了陜西省衛生系統共產黨員百名技術標兵等省市級榮譽10余項,連年被評為先進科主任,所在科室也被確定為省級重點中醫專科建設單位。
商洛市中心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 鄭孔江
鄭孔江,男,漢族,1966年11月出生,九三學社商洛支社社員,博士研究生學歷,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專業,現任商洛市中心醫院中西醫結合老年病科科主任,中西醫結合副主任醫師。擔任陜西省醫師協會老年醫學科醫師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委員,陜西省醫學會會員。
工作35年以來,他悉心研習、博汲精要,總結了不少中醫藥的良方,將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驗方研制成了“益氣通督湯”“健脾清肺湯”等藥方,在治療腦梗、少兒脾虛厭食等方面取得不俗成績。他獨創的中西醫結合微調平衡理論調護治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急慢性肺疾病、胃腸炎、消化不良、老年性骨關節病、腫瘤末期等疑難雜癥效果顯著。他先后主持并參與了多項醫療技術創新項目,不僅在本職崗位上表現出色,還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過舉辦專業培訓、技術示范和臨床帶教等方式,為基層醫療團隊傳授先進的醫療知識和技術,極大地促進了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為推動全市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病作出了積極貢獻。由于工作成績突出,他先后獲得商洛市中心醫院先進工作者、九三學社全國先進社員、九三學社中央組織部先進個人。
山陽縣中醫醫院肺病科主任醫師 朱存成
朱存成,男,漢族,1969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本科學歷,山陽縣中醫醫院肺病科主任,中醫內科主任醫師。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指導老師、“院校+師承制”中醫人才培養工作指導老師、陜西省防癆協會第二屆呼吸內鏡介入專委會委員,陜西省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呼吸專委會第一屆常委。帶教“確有專長”“師承”學生12名,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
從事臨床工作36年來,秉承不斷創新的精神,探求古訓,博采眾方,研讀名老中醫專集,在診治肺病、脾胃病等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和造詣,累計接診門診患者20余萬人次。在中醫藥治療領域,開展了多項創新實踐,自擬的“祛濕散毒湯”“理氣平潰止疼散”“疏風止咳湯”等藥方在治療乙肝、消化性潰瘍、急慢性咳嗽等方面療效顯著;在診治慢性重癥方面,他帶領團隊在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結合中醫辨證施治,采用穴位注射、穴位貼敷、拔罐、艾灸、中藥泡足、中藥封包、耳穴等特色治療,療效明顯提高,科室整體診治水平大幅提升,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先后獲得“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優秀科主任”等多個榮譽稱號。
柞水縣人民醫院中醫康復科主任醫師 李印珊
李印珊,男,畢業于陜西中醫藥大學醫療系,本科學歷,主任醫師,現任柞水縣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先后兼任商洛市醫學會中醫分會委員、陜西省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委員會委員、陜西省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長期的從醫經驗使他堅信“中醫治人的病,更重視治病的人”。他堅持“兩張方”救治:一是“藥方”治病,二是“話方”治人,以解決藥力所不能及的更深層次因素。他注重對慢性病、疑難病以及中醫優勢病種的治療思路研究,擅長腸胃疾病、慢性腎炎、代謝綜合征等多種慢性病的診療。針對慢性疑難雜病,采取整體與局部相結合、扶正祛邪相結合、對癥對因治療與多層次深度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同時結合中西醫病證,進行態靶辨治,以防止“有效而不愈,愈后復發”的情況。他追求“自愈與治愈”相結合,形神同治,自擬的“胃炎散”“風咳湯”“更年湯”等方劑均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多年來,他日均接診40人次,年均接診近萬人次,中藥使用率95%,患者好轉率達到90%。他牽頭成立的中醫康復科已獲批為商洛市級重點專科,并在各類權威期刊發表醫學論文18篇。多次被評為縣、市衛生先進工作者,獲商洛市“創佳評差”最佳個人、商洛市“最美醫生”、陜西省“敬業奉獻好人”等榮譽稱號,被選入商洛《名院名醫》名志。
商洛市中醫醫院中醫骨傷副主任醫師 李永志
李永志,男,49歲,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2002年7月畢業于陜西中醫學院中醫骨傷專業,現任商洛市中醫醫院副院長,中醫骨傷副主任醫師,陜西省第五批名老中醫骨傷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陜西長安醫學“關中李氏骨傷流派”第四代傳承人。
工作23年以來,他通過不斷學習鉆研古籍和近現代臨床資料,認真總結中草藥的采集、炮制及臨床使用經驗,對中醫治療骨傷科疾病及臨床雜癥診治頗有心得,手法正骨治療復雜骨折經驗豐富。通過運用中藥內服外用治療骨傷疾病療效較好,整脊手法配合中藥系列方治療“頸性眩暈”“頸椎病”“腰痛癥”效果見奇,獨創的“四步整脊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和“提拉牽扳法治療椎小關節錯縫”等手法,在省市多次學術會議進行交流和推廣,個人20余首經驗方在科室推廣使用。
他先后參與中醫藥服務走基層活動160余次,對口支援丹鳳縣中醫醫院骨科6個月,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授課30余次,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5篇,主持參與省級課題4項,發表SCI兩篇。
鎮安縣中醫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師 朱昌周
朱昌周,男,漢族,1992年7月畢業于陜西中醫藥大學,本科學歷,中醫內科主任醫師。陜西省中醫藥學會第三、四屆心腦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中醫藥學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陜西省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篇。
從醫30余年來,他始終秉承“傳承傳統、衷中參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術思想,以“四診八綱、辨證論治”為指導原則,擅長對高血壓病、冠心病、腦血管病、脾胃病及惡性腫瘤等疾病的治療。主持研發的“祛痰活血通痹膠囊”已通過藥監部門審批認證,并將該藥方作為院內制劑應用于氣滯痰阻血瘀證患者,取得了較好療效。他長期致力于中醫辨證診治不能耐受放化療術后的惡性腫瘤患者的研究,提出“帶瘤生存、扶正祛邪”的辨證治療原則,使大量的晚期癌癥患者獲益。他經常深入基層醫療機構及社區衛生室,進行中醫適宜技術培訓和指導家庭中醫師簽約服務工作,努力將優質的中醫藥服務送到老百姓身邊。他先后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指導老師,被授予“鎮安縣名中醫”和鎮安縣衛健系統中醫傳承創新優秀醫師等稱號,2023年12月被授予敬業奉獻類“商洛好人”。
商南縣中醫醫院 康復科主任醫師 胡 艷
胡艷,男,漢族,1974年12月出生于陜西省商南縣湘河鎮,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主任醫師,陜西省名中醫賈成文親授弟子,陜西中醫藥大學“院校+師承制”中醫人才培養指導老師。現任商南縣中醫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中國針灸學會會員,陜西省醫學會針灸、推拿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中醫藥學會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在省級以上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10篇。
從醫25年來,他始終秉持“醫者父母心”的行醫理念,致力于傳承中醫國粹,擅長運用針灸、推拿、中藥、康復、理療等多種方法治療面癱、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風后遺癥、關節炎、老年性疾病。他先后引進“小針刀”“中藥封包”等特色療法,并成功開展了40余種中醫適宜技術,通過靈活運用多種針法配合康復訓練,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來就診的患者絡繹不絕,年門診量5000余人次,年住院量1400余人次,獲得了社會廣泛贊譽和業內好評。先后獲得“商南縣優秀共產黨員”“優秀人才服務團成員”“商南名醫”等榮譽稱號。
丹鳳縣中醫醫院 內科主任醫師 劉選民
劉選民,男,1965年10月出生,本科學歷,畢業于陜西中醫學院醫療系,丹鳳縣中醫醫院內科主任醫師。陜西中醫藥學會會員,陜西中醫藥學會第三屆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中醫藥學會第三屆呼吸專業委員會委員,商洛市心腦同治專業委員會委員,商洛市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成員。
自從事內科臨床工作以來,他熱愛本職,酷愛中醫,擅長中醫辨證,臨床用藥精煉。他對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及慢性病治療方案,經實踐驗證療效顯著,尤其在采用“醫、藥、針”綜合療法治療中風方面,能夠明確西醫診斷,并運用中醫藥治療,取得了顯著療效,年接待患者3000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350人次,臨床治愈率逐年提高,深受患者、家屬及同行好評。他十分重視中醫科研,積極總結經驗,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養陰解毒湯治療病毒性心肌炎96例》《辨證加中藥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78例》等論文10余篇。他積極參加下鄉義診活動,為山區患者、敬老院老人提供醫療服務和藥品。被商洛地委宣傳部評為商洛地區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先進個人;先后獲丹鳳縣最佳醫生、征兵工作先進個人、“十大名醫”等榮譽稱號。
鎮安縣中醫醫院 肝病科兼職業病科主任醫師 熊 毅
熊毅,男,漢族,1971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畢業于陜西中醫學院,現任肝病科兼職業病科主任,中醫內科主任醫師。陜西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病醫院國醫大師楊震弟子,省名中醫常占杰教授學術思想繼承人。獲評鎮安縣第二屆名中醫,陜西中醫藥大學“院校+師承制”中醫人才培養指導老師,陜西中西醫結合委員會委員,陜西省中醫藥學會第五屆、第六屆肝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膏方協會會員,中國民族醫藥委員會傳染病分會理事,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篇。
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對治療肝病、胃病、塵肺病等頗有建樹,運用中藥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竇性心動過緩,自擬宣肺止嗽定喘1、2號膏方治療塵肺,黃疸1、2號方治療黃疸型肝炎,療效顯著,好轉率在90%以上。他堅持將宣肺止嗽定喘膏方與西醫精準治療相結合,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廣受患者好評,治療塵肺患者1500余例,患者遍布鎮安、柞水、山陽和安康市等地。因工作中的杰出表現,先后被縣委、縣政府和縣衛健局授予“十佳學科帶頭人”“先進工作者”“老黃牛式好干部”等榮譽稱號。
洛南縣中醫醫院 內科主任醫師
張 帆
張帆,男,漢族,1970年12月出生,農工民主黨員,本科學歷,畢業于陜西中醫學院。現任洛南縣中醫醫院心病科主任,中醫內科主任醫師。陜西省中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常委,商洛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委員。
工作20余年以來,他不斷學習鉆研中醫,認真總結治病經驗,通過積極推廣中醫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組織科室醫生學習中醫藥知識,開展臨床實踐。科室開展的多項中醫藥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證明了中醫藥在改善心肌缺血、調節心律、降低血脂等方面具有確切的療效,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他運用自擬中藥黃芪穩心方,在心律失常、心衰病人中應用20余年,取得很好療效,治愈心病患者1500余例,使數萬余名患者獲益,獲得了廣大患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他積極支援對口鄉鎮衛生院,指導基層用藥,并憑借著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積極推廣中醫適宜技術,不斷提升基層中醫的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為推動洛南縣中醫藥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并先后榮獲洛南縣“首屆拔尖人才”“洛南縣名中醫”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