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清水秀,艷陽高照,七月的陜南大地風景如畫,生機勃勃,近日,記者驅車來到了位于我省東南部,秦嶺腹地的商州區,實地采訪移民搬遷工作,所經之處,已建成的移民安置小區鱗次櫛比,在建的移民安置點熱火朝天,入住的群眾和樂融融,使人由衷的欣喜與贊嘆,一幅秦嶺最美是商洛,遷安避災建家園的民生畫卷就在眼前!
商州,位于陜西東南部,秦嶺南麓腹地,總面積2672平方公里,轄14個鎮,四個街道辦,253個行政村,31個社區55萬人,屬我省三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區,境內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2011年我省實施了聲勢浩大的陜南移民搬遷工程,商州區委、區政府搶抓這一歷史機遇,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和城鎮建設、產業支撐、移民搬遷“三位一體”目標,堅持大點搬遷、集中搬遷、上樓搬遷和靠城、靠鎮、靠園區的“三搬三靠”原則,始終把移民搬遷作為推動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紐帶和橋梁,克難攻堅,持續推進,奮力將這項宏大的惠民工程干到實處,提到心上,5年來實現了近11100戶44126人的遷安致富夢。

領導重視 夯實責任 確保搬遷任務圓滿完成
為加快項目進度,完成搬遷任務,商州區成立了由區委書記張盈安任第一組長,區長張國瑜為組長,常務副區長賈建剛任副組長的移民搬遷工作領導小組,并確定由常務副區長分管移民搬遷工作。明確了書記、區長、分管區長分片督導包抓,堅持每半月分片召開一次項目交賬會,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進一步夯實16名區級領導和14個部門負責人的項目包抓責任,逐鎮辦、逐部門簽訂了移民搬遷年度目標責任合同,明確鎮辦黨政“一把手”是移民搬遷項目直接責任主體,推行項目管理“五個一”制度,即:每個項目工地設立一個辦公室或指揮部;每天要有一名科級領導現場協調指導;項目經理、監理每天履行一次簽到手續;每周召開一次項目建設周例會;項目管理辦公室有一本施工日志。并大力開展移民搬遷“百日攻堅”活動,明確目標、措施、進度、人員、責任。對2014—2016年項目一次規劃、壓茬推進,要求2014年項目在2015年10月底全面竣工,達到入住條件;2015年項目在3月底前全面開工,達到正負零;2016年項目在5月底前完成所有前期工作并開工建設。對逾期達不到要求的,由區紀委監察局啟動責任追究程序。堅持每月召開一次匯報交賬會,通過“通報點評擺問題、匯報交賬比成效、播放圖片曬進度、表態發言強措施”的辦法,強力推進項目建設,迅速掀起移民搬遷建設熱潮。同時嚴格督查考核。將陜南移民搬遷工作納入鎮辦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提高考核分值權重。根據省市下達的計劃任務,及時制定了《商州區陜南移民搬遷安置工作考核辦法》,每季度、每月制定下發《工作任務和督查計劃》,始終堅持項目建設周督促檢查、月排名通報、季觀摩互評、年度考核驗收的督查考核機制。對連續排名靠后的項目重點督辦,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到位的項目負責人由區委、政府主要領導進行約談問責,對工作嚴重滯后,影響省市考核的從嚴、從快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