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市政管理,改善市政設施
加強市政設施管護。加大市政設施管理力度,對城區內市政設施進行劃片包干網格化管理,成立夜間巡邏隊不間斷巡查,對損壞設施進行登記,并及時上報維修。組建設施維修班,對城區下水道、落水窗堵塞損毀及時疏通維修,今年以來維修破損路面43處330平方米,北新街人行道破損彩磚全部得到更換,對垃圾箱、果皮箱、三輪車及時維修,確保功能正常發揮。

整修后的人行道
為保證污水處理正常運行,投資110余萬元,對污水廠CASS池內曝氣頭、溶解氧儀進行了重新更換。并根據省環保廳相關要求給廠區增設了污泥流量計,對出水在線監測室的整體下沉問題進行了專項整改。通過對設施、設備等進一步的整改及完善,污水處理率全年達到85%,全額完成省廳下達指標,有效地推進了污水處理工作常態化的運行。投資90余萬元對垃圾處理場進行全面檢修,對垃圾滲濾液超濾、納濾、反滲設備進行更換維修。加強垃圾場日常運行管理,污水、滲濾液達標排放。
按照新增市政設施配套化建設的原則,在新建區域投資54萬元新建公廁3座,方便市民入廁。投資40萬元,對江濱公園5座建成多年,因不通上下水而未交付使用的公廁,按照城市二類公廁標準進行改造維修,現已經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對現有的18座公廁的設施及用電用水及時維修,全天對外開放,確保功能正常發揮。

柯忠善副縣長在氣化丹鳳燃氣管網加氣門站建設工地
加強綠化亮化管理。為不斷增綠補綠,城管局以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為契機,對城區主要街路綠化苗木合理布置,實施一街一品,一街一景綠化工作,利用春季有利時機在城區補植人行道大樹320棵,種植彩屏190余平米,對城區所有樹木及時進行修枝、擴盤、噴藥、除草,定期澆水,鞏固成活率;對新開通的環西路、環東路、江濱大道進行綠化跟進,合理布置擺放花箱,擴大城區綠化保障面積。努力實現建成區綠地率較上年增加0.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較上年增加0.4平方米以上目標,目前全縣城區“三率”指標以每年增加0.8%的速度增加,城區綠化水平穩步提升。
不斷擴展亮化面積,對環東路、金山路亮化設施整合維修,投資38萬元,更換變壓器1臺,新裝路燈49桿,埋設管線860延米,維護路燈950盞。對休閑區亮化景觀燈實行造冊登記,包片管理,成立路燈維修班,夜間巡查登記,白天維修更換,保證亮化率達到98%以上。

城管職工城區排澇
加強硬件設施建設。一是加快雨污管網工程。江南雨污管網工程6條全長9公里,分7個標段施工設計,總投資1400萬元,城管局成立了江南雨污管網建設工程管理處,嚴格施工監管,加快工程進度,目前,該工程即將驗收。城西雨污管網工程包含劉家河污水收集項目、西環路雨污分流工程、江濱北路雨污分流工程,工程全長23.2公里總投資2784萬元,目前已投資400萬元正在建設中。二是工程前期準備,抓早動快。城東雨污管網包含東河村污水管網、東河村污水收集系統,規劃設計28.7公里,總投資3444萬元,工程規劃設計已完成正在政府預審中;城區生活垃圾轉運站、污水二期(改擴建)工程進行勘察設計中。三是實施“氣化丹鳳”工程。已完成投資1.3億元完成了高壓輸氣站,高壓輸氣管線41公里已全面貫通;積極協調省天然氣公司已完成土地征用兩處50畝,LNG加氣站、天然氣門站由省天然氣公司承建,已完成投資8000萬元,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四是采取BOT模式投資120余萬元,對城區公交雨棚全面規劃,新建公交雨棚36處,改變了城區市民乘車條件,方便市民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