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路 黃姜皂素走出創新路
在新的歷史發展拐點面前,黃姜皂素企業如何擺脫發展魔咒,實現各種生產要素和科技要素的圓滿對接,實現減少污染,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當時在國內甚至在全球尚無成功經驗和模式。
是不是黃姜皂素風光不再,由此黃姜是不是會由“黃金”變成“爛草”?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國家對漢水流域造成污染的皂素生產企業下達關停命令。成傳德的公司也無例外的列入關停企業的名單。
他的企業被關停意味著什么?他在想,這不就把辛勤多年種植黃姜全部收入打了水漂?作為一個黃姜皂素生產的農民企業,是否再無退路?在面臨生死存亡的嚴重挑戰面前,成傳德一時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成傳德當時想到的不僅僅是自己的企業關閉后帶來的巨大損失,也不僅僅想到的是他多年的血汗一夜間成為泡影,他更想到的是身后還有千千萬萬黃姜種植的農民面臨的境遇!他食無味、寢難眠。經過一段的苦思,他又一次振奮了起來。于是,他奔走國家環保、大專院校求技尋方。
成傳德憑著他的執著拼搏,引起了山陽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陜西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的大力支持,隨即抽調強有力團隊組成考察組對黃姜皂素發展和市場前景進行全面考察,積極尋找投資與市場結合點。
一份份考察報告為各級政府正確決策提供了科學翔實依據;為財政金融部門投資提供了可靠的一手資料;為企業發展、擴建、支農惠農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并為企業科學、務實、健康發展撐了腰壯了膽。
經過成傳德不懈努力,公司不斷戰勝前進中經濟困擾和產業的升級改造,一步一步挺了過來,一步一步壯大了起來。
如今,山陽縣金川封幸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依托科技支撐,不斷實行技改,強化企業生產廢水處理配套設施建設和全面升級改造,從源頭上徹底控制了污染源,有效地解決了建廠初期困擾企業生產中污水排放問題。
在運營年產100、300噸黃姜皂素的基礎上,又再次擴大產能至年產1000噸黃姜皂素生產線。經有關部門檢測鑒定,企業污水處理配套設施運轉正常,已成功破解黃姜加工污控難題,排放廢水處理已達國標,確保了企業生產正常運轉,下游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干凈衛生無污染,為“南水北調”工程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條創新之路,盡管走得艱難,但卻不斷贏得了經驗提升、規格提升、技改提升,矢志不移地加大“綠色發展、低碳節約、順應自然、尊重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力度,著眼于建立節約型、和諧型、循環型企業,依托當地資源,憑借現代科技,高起點發展,建成環境優美、設施先進、技術領先、品種優新、高效發展、生態文明的農業產業化優秀企業,不斷步入綠色發展、低碳節約的良性軌道。
尋路 皂素循環發展技術創國際水平
目前,封幸人硬是靠不斷探索,不斷尋找創新路,黃姜皂素循環發展技術國內領先,并闖入國際水平,實現了鳳凰涅槃性的技術革命。黃姜根莖中除含有薯芋皂甙外,還含有約40%的淀粉、50%的纖維素和其他化學成分。
2005年5月,治理黃姜皂素生產污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經過反復科技攻關實驗,新的工藝使傳統生產中造成污染的纖維素、淀粉等實現了有效回收利用,濃縮處理的酸水實現循環利用,解決了黃姜皂素加工污染問題,保護了南水北調水源地,實現了四個循環、三個減排、二個確保。到2012年,省市縣又要求擴大發展,在原封幸公司發展基礎上,批準成立陜西金川醫藥循環經濟產業園區。該園區下轄金川封幸公司、力搏生物科技公司、鑫發牧業公司、秦南茶葉公司、優源生態科技公司、九眼蓮合作社等6個公司,已被市、縣政府列為“十二五”規劃的重點發展項目。項目占地2760畝,擴建1000噸皂素、1.7萬噸淀粉、1.9萬噸纖維素項目,計劃實施500噸雙烯、300噸沃氏氧化物、100噸黃體酮、3萬噸酒精、3萬噸飼料生產線、20萬頭生豬養殖、500畝茶園種植、1000畝九眼蓮種植、10萬畝黃姜基地項目建設。計劃經過3-5年的努力,使園區成為一個以種植、研發、生產、醫藥、飼養為一體的現代化園區。新增從業1000多人,形成20億元以上的產業規模,成為陜西最大、全國一流乃至世界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