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個25年黨齡的老黨員,賴光林心中一直裝著黨的事業。自2001年起,賴光林就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全縣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上。2001年8月,柞水縣藥監分局成立時,班子成員只有他和局長兩個人,新單位一無所有,白手起家,租房辦公,下鄉檢查需乘長途客車,辦公經費需自己墊付。在艱難的創業初期,他戰勝了無數困難,規范了食品藥品市場秩序,保障了公眾飲食用藥安全。
2001年以來,食藥監管機構經歷了5次體制改革和職能調整。無論發生什么事情,都沒有動搖賴光林對食品藥監事業監管信念。不論監管體制如何改革,保障公眾飲食用藥安全他從未懈怠,將監管的足跡踏遍了柞水的山山水水,每年春秋兩季進鄉入院搞培訓,對每一家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企業都進行檢查。不論職能如何調整,維護公眾的健康讓他不停步,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規范市場秩序。
賴光林一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基層一線搞監督檢查,規范市場秩序,打擊違法犯罪。柞水縣食品藥品產業迅速發展,規模持續快速增長,企業實力不斷增強,2014年全縣醫藥行業總產值13億元,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企業2000多家。縣委縣政府相當重視這塊產業發展,賴光林圍繞公眾飲食用藥安全這個中心,一手抓產業發展,一手抓監管,把服務縣域經濟,服務民生需求實現有效結合。賴光林與縣農業部門一起指導陜西匯生源實施公司+基地,基地帶農戶種植無公害蔬菜;與縣質監、工商一起搞好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和飲食攤販整規試點;與縣教育部門一起搞好學校食堂監管。
賴光林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對干部職工關懷備至。干部職工的教育他更不遺余力,在業務培訓中,他主動帶頭講,倡導大家輪流講,這種每一名干部既是教員也是學員的互動式培訓模式,效果彰顯,縣局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和崗位技能不斷提高。
2013年4月中旬,他從媒體報道中,得知膠囊劑藥品鉻超標事件后,立即帶領干部進鄉入院,全面檢查。2014年6月9日,根據群眾舉報,他在農村蹲點守候多日,抓獲一名在柞水境內推銷無名中藥粉劑的游販,當場繳獲無名中藥粉劑37公斤。2014年7月1日,某酒店10名員工因誤食野生黃花菜,出現了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賴光林聞訊后,及時指導開展應急救援,并以此為教訓,組織干部深入企業、學校、農村和社區開展食品安全“五進”活動,提高市民自我防范意識。
25年來,每次執法活動他都親自參加,每份執法案卷他都親自把關,在1600多份案卷中無一差錯、無一行政復議。2011年4月以來,縣局分別接手全縣餐飲服務和食品流通安全監管工作,在人員沒有到位的情況下,作為分管領導,他不等不靠,深入基層普查摸底,探索建立了分類許可、品種監管、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并先后在2012年全省餐飲量化分級管理暨小餐飲整規試點現場會,2014年全省食品藥監工作會議介紹了相關經驗。
在食藥監管部門工作的15年間,賴光林盯緊問題,各個擊破,立案500余件,使20多名違法犯罪人員受到法律制裁。同時,每年開展重點治理,逐一規范建立長效機制,實現日常監管新常態,全面提升食品藥品安全水平。5000余名受蒙蔽的群眾在他這里受到了教育,100多戶困難家庭在他的幫扶下脫貧。他寫滿了100多本工作日志、民情日記和讀書筆記。這些資料把他的書柜裝得滿滿當當。這些筆記和日志,見證了食藥監管事業的發展,濃縮了一個基層食藥監管人的默默奉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