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篇民情日記,將干部和群眾密切聯系在了一起,固化成一項制度,與民事代辦、掛牌上崗、去向公示、當日接訪共同形成了提升服務水平、強化干部管理的鎮辦“五項制度”。
如今,商洛市1萬多名鎮辦干部人手一冊《民情日記》,收集民情9.5萬條,已解決落實8.7萬個;建成的市、縣、鎮、村四級便民服務平臺,對全市統一梳理、群眾需要辦理的5大類82項事項全程代辦,累計代辦各類事項10萬多件。各鎮辦為每名干部制作了標明照片、姓名、職務或崗位等信息的胸牌,要求干部在崗工作及公務外出時必須佩戴,便于監督;在機關醒目位置設立干部崗位去向公示牌,標明當日去向,方便群眾辦事;建立專門的信訪接待室,每天確定一名科級領導坐班接訪,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落實村級“五項舉措”
增強基層組織戰斗力
商洛市通過全面落實選優配強“兩委”班子、選派“第一書記”、提高村干部報酬、保障基層組織黨建工作經費、拓寬村干部出路等村級“五項舉措”,在全市基層形成了有人干事、有錢辦事、有心成事的良好局面。
全市村級“兩委”換屆后,村支書、村主任“一肩挑”的占20.2%,高中及以上學歷1806名,占77.3%,選派村級“第一書記”1280名,村級班子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市委在地方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千方百計加大基層黨建工作經費投入,使每個村、社區的黨建工作經費都平均達到了2萬元以上,為基層黨組織開展工作提供了保障。
為激發干部創業干事活力,市委經過廣泛調研、反復論證,決定將村“兩委”主要干部年度報酬待遇標準提高到2.4至2.7萬元左右,兩委會“一肩挑”的提高到3萬元至3.6萬元,并統一印制了村級干部《工資本》,實現按月發放,讓所有村級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一樣,享受到月月領工資的薪酬待遇。
現年46歲的張宏發2008年至2014年一直擔任洛南縣寺耳鎮馬河村村支書。由于在村級崗位工作成效突出,去年被組織推薦參加了全省公務員定向招錄考試,從一名村干部成為國家公務員。目前,全市已有25名村干部被公開招錄為公務員,118名大學生村官被招錄為鎮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4名村支書和14名大學生村官被選拔到鎮辦領導班子任職。
夯實“五個主體責任”
堅守黨建工作主陣地
商洛市委堅持嚴字當頭、管處用力,教育引導各級黨委黨組認真履行抓黨建、抓黨風廉政建設、抓“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抓班子帶隊伍、抓作風建設的“五個主體責任”。
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全面啟動之初,市委就把縣區和市直部門單位劃分為兩大責任區,由市委書記負責縣區,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負責市直部門單位,同時又將兩大責任區劃分為34個指導責任區,由7名市委常委分別指導7個縣區,27名市級領導每人指導3至5個市直部門單位,夯實包抓責任、加強督促指導、有效傳導壓力,確保專題教育不虛、不空、不走樣。
每月專題研究一次黨建工作,每季度聽取一次縣區和市直部門黨建工作匯報,與縣區委和市直部門黨委黨組簽訂一份黨建目標責任書,開展一次黨建工作專項督查,組織一次黨建研判、舉行縣區、鎮辦黨委書記述職評議。這是商洛市委夯實抓黨建主體責任所采取的具體措施。
“這‘六個一’為我們督促落實好抓黨建的主體責任提供了易操作的抓手、好量化的指標。”12月8日,正在商洛市民政局檢查黨建工作的市直機關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王軍民如是說。
夯實黨委黨組“五個主體責任”,解決部分黨委黨組書記黨建工作責任不實、主業意識不強等問題,探索形成了市委常委包抓黨風廉政建設聯系點制度,干部選拔任用“兩個基層”、“七大機制”和“三推三考”等一批工作成果,教育引導各級黨委黨組和黨委黨組書記,牢固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最大工程、最大政治的思想,時刻把黨建主業責任牢記在心,用心用情用智種好自己的“責任田”,自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