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專家陳新樂(左二)在丹鳳縣棣花鎮兩嶺村指導核桃高接換優嫁接技術
掌中商洛訊 (鄭明強 張 斌 孫傳卿)商洛市近年來統籌城鄉、整合資源、配置要素、精準施策,引導各類人才向農村基層一線聚集、向脫貧攻堅戰場發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構筑起穩固的人才支撐和提供了豐富的活力源泉。
“三大舉措”聚賢才
開展“才聚商洛,智撐發展”主題實踐活動。商洛市委出臺《關于進一步發揮人才作用助推脫貧攻堅的通知》等文件,組建工業、農業、衛生、教育、宣傳文化、社會工作6個優秀人才服務團,推行“工作團+貧困村+產業”“人才+貧困戶+培訓”等幫帶模式,對口包抓貧困村、企業和項目,并實行“三服務兩承諾一評議”制度(即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團隊承諾集體服務項目、優秀人才承諾個人服務項目,工作成效接受服務對象評議)。商州區實施“四個一百”人才工程(百名管理人才抓項目、百名科技人才抓產業、百名領軍人才進園區、百名青年英才大創業),服務精準脫貧,助推追趕超越。2016年以來,全市服務團的1700名人才專家深入基層一線策劃項目、推廣科技、攻關技術、現場培訓,解決技術難題130多個,開發農林新產品32個,培養農村實用人才5600多人。
開展“雙包雙促”活動。為發揮黨政人才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該市開展以“部門包村、干部包戶,促村域經濟發展、貧困戶脫貧,促干部作風轉變、能力提升”為主要內容的“雙包雙促”精準扶貧行動。市縣部門包1個貧困村、市級干部包5戶貧困戶、縣級干部包3戶、科級干部包2戶、一般干部包1戶,全市1022個部門單位、3.6萬名干部分別與701個貧困村、7.4萬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實行三年不變,期滿壓茬輪換,不拔窮根不收兵。兩年多來,全市實施包扶項目1.24萬個,為貧困戶辦實事11.8萬件。
開展“掛職任職”活動。商洛市委著眼加強脫貧一線領導力量,把98名市直部門副縣級后備干部下派到鄉鎮,掛職副書記或副鎮長,幫抓脫貧攻堅工作;從市、縣(區)部門和鄉鎮機關選派優秀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調整701名大學生村官到貧困村任職,確保每個鄉鎮有一名掛職干部、每個村有一名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全部安排到貧困村。同時,爭取22名中省博士服務團成員來商洛掛職,中省扶貧部門選派15名干部來商洛掛職任副縣長,充實了脫貧攻堅力量。

“招”“培”并舉壯隊伍
選優配強鎮(辦)黨政人才。在縣、鎮換屆中,商洛市從服務脫貧攻堅的大局出發,選好配強黨政正職領導,優化領導班子結構,擇優選好“三類人員”。全市86個鎮(辦)172名黨政正職中,具有鎮(辦)領導班子任職經歷的152名,其中65名具有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從各鎮(辦)事業編制人員、優秀村干部、大學生村官中選拔鎮(辦)領導班子成員102名,其中村干部7名、大學生村官31名、鎮屬事業單位人員64名。
及時補充基層緊缺人才。該市支持鎮(辦)使用空缺編制及時補充人員,對艱苦邊遠鎮放寬職位專業、戶籍、學歷等條件,適當降低進入門檻。建立大學生村官分流安置長效機制,對滿2個聘期的妥善安置工作。2015年以來,全市招錄招聘計劃用于補充鎮(辦)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達到30%以上。近年來,全市振興計劃和助學金計劃共招聘到崗工作人員1380名,教育、衛生、農技類分別占到35.2%、30.6%、34.2%;選聘大學生村官1033名、社區社工人員412名;有41名村干部被招錄為公務員,103名大學生村官被招錄為鎮(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穩定基層干部和技術人才。出臺了《商洛市邊遠貧困山區人才計劃實施意見》,規定新錄用鎮(辦)公務員在鎮(辦)機關最低服務年限為5年,公開招聘到鎮(辦)事業編制人員(除教師、醫生外)聘期前兩年均安排到村上工作,達不到服務年限的一律不得向縣級以上機關事業單位流動;把在基層和欠發達地區服務一年以上作為評審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必要條件,樹立重視基層、關注基層、突出基層的鮮明導向。
“雙培雙帶”培育實用人才。該市將“雙培雙帶”作為基層實用人才培育和脫貧攻堅的結合點,堅持示范引領、全面推進,在抓好1個省委人才工作聯系點和2個“雙培雙帶”項目示范點的基礎上,在7縣(區)同步開展。近3年來,全市4200名農村黨員干部被培育成實用人才,1500人創辦領辦合作社帶領群眾致富,1700名優秀農村實用人才被發展成為黨員。全市形成了人才工作與脫貧攻堅同頻提升、互促共贏的良好局面。

“三大機制”催動力
出臺目標責任考核機制。該市出臺《脫貧攻堅績效考核辦法》和《人才工作考核辦法》,對縣(區)黨委政府、部門脫貧工作隊、包扶干部和人才服務團的扶貧工作進行分類考核。市委人才辦與6個人才服務團、服務團與隊員逐一簽訂責任書,為每人印制一份明白卡,明確承諾事項。并對67名市管拔尖人才實行“五個一”(即撰寫一篇調研報告、聯幫一個基層單位、培養一支人才隊伍、搞好一次專項培訓、業務工作取得一項突破)責任制,夯實人才支持脫貧攻堅責任。
實施督查推進機制。市委、市政府將人才工作作為全市“追趕超越”“五大攻堅戰”“三項機制”季度考核點評重要內容,進行季度考核、打分排名、點評通報。同時,成立10個聯合督查工作組,定期或不定期對各類人才包扶情況進行明查暗訪、全市通報、約談問責,倒逼幫扶責任落實。
實行鼓勵激勵機制。該市以“三項機制”為導向,對脫貧攻堅一線的各類人才進行關心關愛、表彰獎勵和提拔重用,激發干事創業激情。實施市級黨政領導聯系人才專家制度,加強對人才的溝通聯系和關心關愛。去年春節前夕,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各類專家人才發送慰問信,廳級領導為專家人才每人送去慰問金。對掛職的中省博士服務團除年底進行專門慰問外,每月還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近期,商洛市委、市政府對在脫貧攻堅一線工作途中因意外車禍不幸負傷的7名扶貧干部及時進行慰問和救治,把倒在脫貧攻堅工作現場的山陽縣王閻鎮下派干部、口頭坪村黨支部書記李長慶追認為“優秀共產黨員”,并發出向李長慶同志學習的號召,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對其進行了宣傳報道。該市還開展首批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評選活動,對6類人才服務團中的67名拔尖人才每人獎勵5萬元。對2016年度扶貧工作實績突出的82個先進集體、96名先進個人予以表彰。如今,把脫貧攻堅作為檢驗人才能力、素質、作風的“大考場”,在脫貧攻堅一線考察人才、識別人才、使用人才,已成為商洛市選拔任用干部的鮮明導向和主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