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楊 鑫 王孝竹)3月12日,隨著氣溫逐漸回升,洛南縣保安鎮廟底村、許廟村的農田里一片繁忙景象,拉開了春耕春播的序幕。
在廟底村的土豆種植地里,數臺現代化播種機正來回穿梭,機器的轟鳴聲打破了鄉村的寧靜。播種機所到之處,土地被精準翻耕、開溝,一粒粒飽滿的土豆種被整齊地播撒進濕潤的土壤中,隨后迅速被覆蓋掩埋,整套工序一氣呵成。相比傳統的人工播種,機械播種不僅大大提高了效率,還確保了播種的深度和間距均勻一致。
廟底村黨支部書記張建兵站在地頭,滿臉笑意地介紹道:“咱們村一直有種植土豆的傳統,但以往靠人力,效率低、成本高。今年,在政府的扶持下,通過新型播種機械,這不僅減輕了村民的勞動強度,更能保證播種質量。全村預計種植土豆300多畝,已完成全村土豆種植面積的40%,用不了幾天就能種植完。”張建兵說,此次用于土豆種植的部分土地,是通過對撂荒地及林地整治整改而來,整治撂荒地和林地整改,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為村里產業發展拓寬了空間。
一旁參與播種的村民張軍安興奮地說:“以前播種,全家老小齊上陣,忙上好多天,累得不行。今年這3畝地,幾個小時就種完了。”
近年來,洛南縣不斷推進農業機械化、現代化,農業生產效率顯著提升,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為保障土豆播種順利進行,洛南縣提前謀劃,積極協調農資供應,確保種子、化肥、農藥等物資及時送至各個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