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縣“盤點二O一三”系列報道·廉政篇
商洛日報訊(詹緒敏 趙曉翔)清風拂面來,蓮開別樣紅。
2013年,洛南縣緊緊圍繞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以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龍頭,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為重點,全面落實懲防體系建設各項任務,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穩步推進,為洛南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嚴守規定轉作風
2013年,洛南縣以貫徹落實“八項規定”、集中整治“四風”為突破,在制度建設和監督檢查上下功夫,著力推進各級黨員干部作風持續好轉,為民服務意識不斷增強。制定下發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實施細則》,對具體要求進行細化量化,確保廣大干部在改進工作作風時心中有規范、行動有準則、落實有方向。集中整治會風文風,要求所有會議不懸掛橫幅、不擺放鮮花、不裝飾會場,嚴格規范各類文件發送范圍和印制標準,集中清理各類簡報,從嚴控制各類文稿篇幅。2013年以來,全縣共套開會議24個,節約經費近40萬元。按20%比例壓縮鎮及部門三公經費預算,取消鎮、村兩級招待費用,要求縣直部門干部下鄉一律在鎮機關廉政灶就餐,實行定額餐券接待付費制度,今年以來全縣19個鎮廉政灶通過定額餐票方式接待1980批3000余人。對違規修建樓堂館所、違規占用辦公用房等問題進行專項檢查,對公款購買、印制、寄送賀年卡等問題進行明令禁止,在五一、中秋、國慶及周末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明察暗訪,對5個單位“一把手”實施警示訓誡,對6起違反工作紀律的單位進行了通報,責令58人進行書面檢查。另外,該縣還扎實開展“庸懶散奢整治年”活動,對19個鎮、27個重點部門庸懶散奢整治活動進行民主評議,對紀律松散的6個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對群眾評議滿意度低于80%的7個單位要求限期整改。
高揚利劍懲腐惡
2013年5月31日,央視7套播出了洛南縣反腐倡廉制度創新成果——“廉政灶:向公款吃喝說不”的節目,洛南縣反腐倡廉工作又一次成為全國廣大觀眾關注的焦點。
洛南縣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龍頭,以反腐倡廉制度創新為抓手,綱舉目張,正本清源,用“源頭活水”澆開黨風廉政建設“嬌艷花朵”。圍繞農村基層“三資”管理,從規范聯席會議、鑒證村務公開、質詢村級重大事項、參與財務管理四個方面對村民監督委員會工作進行規范和加強。對違法違紀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堅持查辦案件縣紀委書記負總責、紀委常委包抓鎮、縣直黨委的工作責任制,加強對公、檢、法和審計、財政、信訪等部門的組織協調,有效整合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形成辦案強大合力。堅持每月研究一次案件工作,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實行案件查辦約談、考核獎勵和案件查辦季通報制度,落實鎮辦案協作區制度和部門與鎮之間聯合辦案制度,實行案件專人負責制和集體討論制,著力加快推進辦案的進度和力度。圍繞縣委、縣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和影響全縣改革發展穩定突出問題,嚴肅查處重點領域的腐敗案件、村組干部侵害群眾利益案件以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的案件。2013年,縣紀委共核查案件117件,立案67件,結案73件,處分95人,對鎮、部門“一把手”實施廉政風險預警12人次、鎮和縣直部門對班子成員和股室長實施廉政風險預警240余人次。
糾偏治亂惠民生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洛南縣糾偏治亂解民憂,嚴督細查提效能,圍繞工業趕超、城鎮跨越、農業強優、旅游突破等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全程跟蹤督查,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行為亮出一張張“紅牌”,對安全責任事故和山林火災事故及時進行調查,處理責任干部21名。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抽查項目9個,發現整改問題12個。向3個建設項目派駐監察室,瞄準資金使用、安全管理、工程質量三大重點履行監督職能,確保重大項目建成廉潔工程、放心工程。開展公職人員違規借貸問題專項治理,排查出違規借貸人員91人,金額392.21萬元,清回違規借貸資金58萬元。邀請客商評議股長,通過對縣直部門股所長的“雙評議”向“中梗阻”開刀。將10個重點部門的服務承諾在縣電視臺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開展招商誠信專項整治活動,對33個招商項目合同履約情況進行了集中檢查,嚴肅查處破壞投資發展環境的典型案件,全年受理客商投訴12件,排查化解矛盾糾紛98起,查處涉企違法犯罪案件3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