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張慶軍)有著植物“活化石”之稱的秦嶺紅豆杉,以其對氣候要求嚴格,生長緩慢,難以繁殖而著稱。但在鎮安縣鐵廠鎮莊河村五組,有位25歲的青年小伙子葉楠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反復試驗,一舉突破人工繁育難題,實現當年下種當年發芽出苗的奇跡,令當地人嘖嘖稱奇。
紅豆杉又稱紫杉,也稱赤柏松,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被譽為植物王國中的“活化石”,是世界上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植物,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紅豆杉又有“長壽樹”、“黃金樹”、“吉祥樹”之說,藥用價值極高,是世界上公認的治癌良藥,具有廣闊的市場開發前景和升值空間。
能不能人工繁育,一個念頭讓剛從鎮安縣職業中學畢業的鐵廠籍學生葉楠興奮不已,他考察了鐵廠鎮各村氣候條件,驚異地發現在當地鐵銅村就有2000多畝野生紅豆杉分布,在家鄉莊河村也有零星生長的紅豆杉,證明當地有很適合紅豆杉生長的條件和環境。于是,當年秋季,他請當地人采集野生紅豆杉種子1公斤,建立苗床進行繁育,一年后,他扒開苗床土層查看,紅豆杉種子還是“鐵蛋”一個,根本沒有發芽跡象,著實讓四周鄰居和家人笑話他一回。
不肯認輸的他,通過電腦查詢,向專家請教,才知道紅豆杉堅硬種子外殼有一種蠟質層裹著,與外界氧氣隔離,所以種子是不會發芽的。找出原因后,他一方面引進陜西天行健生物有限公司“曼地亞”紅豆杉扦插苗木1萬株,種植獲得了成功;另一方面繼續實施人工干預野生紅豆杉繁育。他利用河沙搓洗、農村棉布鞋搓磨去掉紅豆杉蠟質層,再用高度酒和溫水浸泡,然后反復在低溫層和暖溫層中處理種子,消除種子內發芽抑制物,再用藥物浸泡,實現了野生紅豆杉當年下種當年發芽出苗的奇跡。
目前,葉楠引進的“曼地亞”紅豆杉扦插的繁育苗木已有400余株掛果。今秋,他還打算再引進20萬株“曼地亞”扦插苗木,采集“中國紅”秦嶺野生紅豆杉種子,擴大繁育基地,建立鎮安最大的紅豆杉繁育基地,帶動更多群眾致富,實現他的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