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樊利仁)寒冬時節,走進丹鳳縣蟒嶺腳下的石門塬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漂亮的移民搬遷房、一條條干凈的通組水泥路、一盞盞整齊的路燈……當地群眾說,石門塬村發生的巨大變化,都得益于縣、鎮、村三級的大力幫助和支持。
庾嶺鎮石門塬村轄11個村民小組684戶2635人,地處高寒邊遠山區,基礎條件相對落后,2012年,這個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4584元。針對石門塬村的貧困現狀,鎮村積極和縣上相關部門聯系,爭取列入了全縣新農村示范村建設項目,加大資金投入,著力改善民生。在石門塬村的新農村建設工程中,鎮村按照產業基地、基礎設施、民居環境、社會事業、基層組織“五大建設”要求,著力打造“生態式家園”、“田園式村莊”。到目前,石門塬村新建500頭豬場1個,實施核桃建園1000畝,發展中藥材150畝,發展袋料香菇30萬袋。為村上硬化通組、聯戶路11條15.2公里,7個組14.5公里農網改造工程已完成;完成民居改造340戶,建成移民點40立方米化糞池。新建了6間2層的標準化黨組織動場所和2200平方米的群眾休閑廣場,建成了標準化村級衛生室4個、便民農家超市5個,完成了9間3層學生校舍新建任務和600平方米學校院落硬化工程,安裝了石門街道及移民點路燈65盞。同時,縣、鎮、村三級還結合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工作,排查調處了石門塬村民之間的矛盾糾紛,完善了各類民主管理制度,為石門塬村和諧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環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