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張 珊 朱恢軍)隆冬季節,柞水縣下梁鎮新合村到處散發著花香,大棚里的養花人為即將到來的新年忙碌著。在新合村二組的花卉種植基地,只見薄薄水汽籠罩著花卉大棚,粉色的、紅色的、黃色的非洲菊開得正艷。據介紹,這里主要種植非洲菊,銷往西安市場,一年下來,所有的投資都已收回,還凈賺4萬多元。
在營盤鎮龍潭村的冷水魚養殖基地,負責人馬來存說:“由于當地水質好,養出來的金鱒、虹鱒、中華鱘、鴨嘴鱘等品質鮮美,深受歡迎,價錢也比別的地方的魚貴上一兩元。一年能賣10萬多斤,凈收入70多萬元。”由于基地的面積大,他還雇了6個當地的群眾在幫忙養魚,“縣上對我們養魚支持著哩!這不,我剛給縣上申報了補助,我這11畝水面,能補兩萬二。”
近年來,柞水縣依托生態、氣候優勢和區位優勢,大力引導扶持發展以花卉、食用菌、特色水產等為主的見效快、帶動效果好的特色農業,重點打造以農業示范園為主體的休閑觀光農業。像張正莉這樣的新合村花卉種植基地是剛啟動的西川現代休閑農業示范園的一部分,該示范園規劃用3年時間投資15億元,建成國家級現代休閑農業示范園,園區建設將于2016年全面完工。該縣還將在3至5年內打造1個省級休閑農業企業,建設10個鄉村旅游示范村、8個休閑養生度假園、10個休閑農莊、182個休閑農業點,屆時年接待游客將達500萬人次,實現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值3億元,創造社會效益20億元以上,轉移農村剩余勞力1.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