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 董冠洋) 中國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16日在北京透露,2013年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繼續保持良好的運行態勢,全年海洋生產總值預計達到5.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7.9%。
劉賜貴是在全國海洋工作會議上透露上述信息的。他表示,2013年,中國近海捕撈和海水養殖保持穩定,遠洋漁業較快發展,海洋油氣業繼續呈現復蘇態勢,新興海洋產業發展良好。
同時,中國海洋國際合作迎來重要機遇期,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展。據介紹,目前中國已簽署中南非、中韓、中巴、中泰、中越等海洋合作文件,提出的合作倡議納入APEC領導人會議、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成果清單,實現了由中國發起、多方參與的地區多邊合作新機制。
在海嘯預警方面,中國已建成海嘯預警服務平臺,可實時采集全球570個地震臺、800余個潮位站、60個海嘯浮標數據和112個分鐘級驗潮站數據,具備了為南海周邊國家提供海嘯預警服務能力。經國際組織批準,中國將承辦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
劉賜貴透露,今后中國將著力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重點是發揮市場在海洋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成立涉海專業性金融機構、擔保機構、保險服務機構,積極創新金融工具,為海洋產業發展量身定制特色化、專業化的金融產品。
針對海洋環境保護,劉賜貴強調,2014年中國將在海洋生態重要區域、脆弱區域和敏感區域劃定海洋生態紅線,遏制海洋環境惡化趨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