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徐惠喜報道:國際航協日前發布的《航空業經濟效益》報告顯示,今年全球范圍內在航空運輸方面的支出有望達到7460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1%,預計旅客數量將達到33億人次,行業利潤將達180億美元。
報告指出,全球航空業對經濟的貢獻體現為總值6210億美元的旅游消費,以及價值68000億美元的商品運輸,同時為全球5800萬人提供了工作機會。此外,各國航空公司投入巨額資金購買新飛機,預計今年航空業將交付1400架飛機,價值約為1500億美元。預計,今年航空公司的總體盈利水平將有所提高,實現凈利潤180億美元,好于2012年的61億美元收益和2013年的106億美元收益。
目前,全球范圍的航空運輸網絡已覆蓋16161個城市,幾乎是20年前的2倍。20年間,航空公司已將運輸的通脹后成本降低了一半,促進了國際貿易、旅游和外國直接投資的增長。
國際航協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湯彥麟先生表示,“航空是經濟增長的催化劑,盡管航空公司盈利能力不高,但業界仍努力創造就業,促旅游業創收。當前航空公司的凈利潤率為2.4%,運送每位旅客獲利5.42美元。航空業的真正價值在于其提供的全球連通性及其帶動的增長和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