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的目標是通過儲能技術的突破,借助智能物聯網技術,實現風電、光伏和氫能的互補,最終形成一個穩定的、低成本的100%綠色電能網絡。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在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蒙蘇經濟開發區的悅馳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裝配車間內看到,該企業首批氫能源汽車整齊亮相待售。此批下線的氫燃料電池重卡,其整車以氫能作為動力,清潔可靠,具有動力強勁、經濟性高、操作輕便、續駛里程長等優勢。
與此同時,上汽紅巖鄂爾多斯基地投產暨首批車輛下線儀式也在蒙蘇經濟開發區完成“首秀”,該項目將極大程度地推進氫能產業鏈落地與產業化應用,助力鄂爾多斯打造“北疆綠氫城”,加快鄂爾多斯建成全國最大的綠氫生產輸出基地和燃料電池重卡應用基地。
“能耗雙控”與經濟發展的雙重目標促使鄂爾多斯在工業轉型的過程中加快了綠色發展步伐。但是這些動輒百億元的投資并不是說來就來的,其背后有著“綠色能源+產業集成”的完美布局,而零碳工業在這里,也正在從一個概念變為現實。
高標準規劃零碳產業園
2021年10月,在鄂爾多斯市政府與遠景科技集團(以下簡稱遠景科技)的共同規劃下,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落地蒙蘇經濟開發區。
鄂爾多斯市委常委、伊金霍洛旗委書記華瑞鋒透露:“我們將設立10億元新能源裝備制造項目產業基金,撬動社會資本,高規格、高標準規劃建設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著力在破解要素制約、完善基礎設施上持續發力,在強化招商引資上再突破,加快招引一批重量級、龍頭型項目,確保隆基綠能光伏電池組件、一汽解放新能源重卡制造等重大項目落地開工,將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打造成具備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能級提升、人才培養、對外開放六大功能的產業高地。”
憑借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打造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高地,伊金霍洛旗對零碳的重視可見一斑。“零碳工業”是個新事物,新在哪里?對此,記者采訪了遠景科技首席執行官張雷。“此前,零碳工業一直是一個概念,鄂爾多斯市政府與遠景科技率先將其變為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產業板塊、產業鏈、產業集群。”張雷告訴記者,零碳工業要變為現實,其根本在于能源,關鍵在于產業。
在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內,遠景10.5吉瓦儲能及動力電池項目建設正在如期進行。張雷表示,“零排放”與“工業發展”,這對矛盾將在“綠色能源+產業集成”的布局中被化解。他特別強調,零碳不是低碳,換言之,圍繞零碳布局的產業,其電力供給和其他能源補給,將全部來自清潔能源。
用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
記者了解到,根據鄂爾多斯市政府和遠景科技的規劃,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主要集聚了動力電池與儲能、電動重卡、電池材料、綠色制氫等上下游產業,并有計劃地集成產業鏈。“作為裝備制造行業中的組成部分,這些產業對電能依賴程度極高,碳排放量巨大。將這些產業圍繞零碳布局在一起,不僅是創新示范,更是在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意義重大。”張雷說。
據張雷介紹,待遠景10.5吉瓦儲能及動力電池項目建成后,依靠遠景科技自有的風電場和光伏電廠,該項目零碳產業鏈條即可實現80%的電力的自給自足。那么其余20%的電力需求該如何滿足?張雷表示,他們會從外部電網購買綠電(風電與光伏發電),而隨著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規劃的逐步落實,這20%的缺口會被逐步補足。
華瑞鋒介紹:“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的打造,是鄂爾多斯產業轉型升級、踐行綠色發展之路的一次重要探索。在發展壯大新型裝備制造業的同時,通過利用當地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和智能電網系統,實現高比例、低成本、充足的可再生能源的生產與使用,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可實現工業領域內的零碳排放,最終達到新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
記者了解到,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成立的同時,遠景科技同步發布了“零碳園區標準”,并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布局產業。依據這一標準,遠景科技戰略高級總監張元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換電重卡為例,如果鄂爾多斯現有的換電重卡均產自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那么全市卡車的生產運營成本每年可以節省300億元,同時,還可以減少3000萬噸的碳排放。我們也可以將碳排放這種社會效益換算為經濟效益,毫無疑問,這種效益是巨大的。”
根據鄂爾多斯市的發展規劃,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中的“綠色能源+產業集成”目前可初步細化為“綠色能源+交通+化工”,全球最大的商用卡車生產商一汽解放已經入駐;在產業上游,園區計劃用綠色電力生產電芯、正負級材料、隔膜,除此之外還用綠電制氫,典型的場景就是為煤化工脫碳。
“從可行性角度看,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示范項目了,政企雙方在其中都看到了經濟性的拐點,以綠電制氫來說,鄂爾多斯有潛力成為世界級的綠氫生產基地。”張元說。
構建100%綠色電能網絡
張雷向記者著重介紹了一個概念——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他說,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正常運轉的關鍵,是儲能技術的突破和基于智能物聯網技術的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的構建。
“儲能不只依靠電化學的電芯,還必須包括控制技術、電網的調節技術、預測技術和整個電力市場的集成能力,這些都是影響儲能的要素,也是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運行的關鍵所在。”張雷告訴記者。
張雷認為,在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運營的同時配以一個小型火電廠,并不符合零碳產業園的標準和要求: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的目標是通過儲能技術的突破,借助智能物聯網技術,實現風電、光伏和氫能的互補,最終形成一個穩定的、低成本的100%綠色電能網絡。
一個標準的零碳工業鏈條在能源使用上應該體現出哪些功能?張元介紹,首先要通過非常準確的天氣預測、氣象預測,更準確地預測產業鏈條中的風光能源貢獻率,再結合自身負荷,從而實現實時自由的調節。二是探索和利用新的儲能技術和儲能方式,打造出100%閉環、全天候零碳的體系。而遠景科技在這些方面的技術已經成熟,加上鄂爾多斯市得天獨厚的應用場景優勢,各項技術正在逐一順利落地。
張雷告訴記者:“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核心,不是資源問題,而是一個技術引領的問題,你的技術越先進,你的成本就越低,使用效率就越高,而零碳,就是可再生能源使用的終極目標。”根據鄂爾多斯市政府的規劃,通過風光的搭配互補,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在2025年自產綠電將達100億度,完全滿足產業園內電力的自產自銷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