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新辦舉辦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指出,將從促進平臺規則公平透明、降低平臺內商戶成本負擔、凈化直播電商行業生態等方面著力規范市場競爭秩序。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事關擴內需、穩就業、惠民生,也事關賦能實體經濟和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作為“新電商平臺”的代表,拼多多宣布成立“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由拼多多聯席CEO趙佳臻帶隊,持續加強商家權益保護,發揮數字化優勢,不斷深化新質供給,持續助力提振消費與產業帶加速轉型。
風干牛肉加入“甜咸之爭”
何為新質供給?
專家指出,新質供給是對傳統供給模式的升級改造,通過深度融合供應鏈與數字化電商平臺,讓越來越多具備產品、技術創新能力的商家脫穎而出,可以更好地促進消費和投資,為產業煥新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2024年9月以來,拼多多“百億減免”“新質商家扶持計劃”多措并舉,投入百億資源包,從產銷、運營、供應等環節,全鏈路重點扶持一批新質商家、新質品牌成長壯大。
尤其依托及時、高效的市場反饋,拼多多幫助新質商家不斷發掘、培育新的消費需求,開辟前景更廣闊的新領域、新賽道。
風干牛肉。圖/蒙都旗艦店比如,中華飲食素有“甜咸之爭”,從粽子、月餅、湯圓到豆漿、豆腐腦、臘八粥,這個話題總能激起南北味蕾之戰,新的商機也從中孕育。
被稱作“成吉思汗軍糧”的風干牛肉,傳統做法多加鹽腌制。而在內蒙古赤峰,牛肉干龍頭品牌蒙都為滿足南方新用戶的口味,以拼多多“年貨節”為契機,不僅開發了甜口鹵牛肉干等新品,還將粗條改為細條,口感更加酥脆。
蒙都電商負責人表示,正是拼多多給了這家地處偏遠的企業“走出去”“大膽試”的信心與底氣。
在平臺百億補貼、流量扶持的助力下,去年蒙都某爆款產品的單鏈接銷售額就超千萬。
同時,受益于拼多多新質供給戰略,蒙都這樣的新質商家得以全方位降本增效,節省下更多資金投入新品研發、產線升級和新市場開拓。
2024年,蒙都在拼多多實現300%的爆發式增長,未來銷售額或破億,“我們非常看好這個平臺的發展潛力”,蒙都電商負責人如是說。
一雙“丑鞋”驅動產業轉型
如果說蒙都的故事只是一家企業的成功,那么拼多多上一雙“丑鞋”的走紅,則牽涉十幾萬人的生計,更撬動了整個產業帶的轉型升級。
“世界女鞋看中國,中國女鞋看惠東。”經過40多年發展,廣東惠東集聚6000余家鞋廠,從業者達16萬人,形成了產值數百億元的全球知名女鞋產業帶。
但近幾年,受消費轉向、出口縮減等因素影響,惠東長期引以為榮的高跟鞋生意逐漸蕭條,許多鞋企苦苦支撐。
這時,以拼多多等新電商平臺為代表的數字經濟蓬勃興起,給了惠東女鞋再創輝煌的寶貴機遇。
每天,平臺都有上億筆實時交易并產生海量數據,拼多多借助AI技術和云計算,通過大數據分析,幫助商家更敏銳地洞察消費新趨勢,搶占新風口。
2022年下半年,外形丑萌但舒適實用的勃肯鞋,悄然成為時尚穿搭“新頂流”。
在拼多多新質供給“組合拳”加持下,“勃肯鞋熱”一浪高過一浪,最早“觸電”的惠東鞋企很快嘗到甜頭,有的一年就產銷約140萬雙勃肯鞋,不但廠家盈利,還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的工人月薪過萬。
惠東女鞋也因此獲得轉機。目前,當地新增或轉做勃肯鞋的工廠占比超50%,整個產業帶一掃頹勢,從停擺邊緣順利過渡實現迭代升級。
百業旺萬家和,拼多多都關心
放眼全國,拼多多新質供給締造的傳奇,還發生在亳州花草茶、慈溪小家電、泉州紙尿褲等數十個產業帶。
依托平臺數字化賦能,拼多多深入變革生產端,助力廣大商家通過全流程優化、差異化競爭,從初加工邁向高精尖,從白牌代工邁向打造新質品牌,引領產業帶加速擁抱高質量發展。
以山東平度、河北滄州、江蘇東海的美妝產業帶為例,拼多多對當地的假睫毛、穿戴甲、化妝刷等品類進行全面扶持,許多新質商家通過平臺分析市場動態、研發適銷對路新品,一個爆款就銷量破百萬。
比如,東海穿戴甲深受歐美、東南亞消費者喜愛,原因就在于當地新質商家依托拼多多“出海”,在產品設計制作中匠心巧思,融合景泰藍、水墨畫、皮影、剪紙、陶瓷等國潮元素,材質也從塑料延伸到黃金珠寶,小小甲片瞬間升格成了身價百倍的高檔工藝品。
東海穿戴甲行業快速興起。攝影/冉正鴻乘著“顏值經濟”的東風,多個“百億產業帶”“千億產業集群”在這些地區興起,還帶動數十萬寶媽家門口就業,賺錢帶娃兩不誤,工作家庭雙豐收。
就業關乎社會穩定、民生福祉,拼多多一邊匯聚夫妻店、家庭工坊等大批中小微企業,另一邊關聯著眾多勞動者,探索出一條產業升級、平臺發展、民生改善的新路徑。
1月1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發布報告稱,目前,拼多多平臺商家數量已達1420萬家,累計帶動國內超5500萬人就業。
報告指出,拼多多“產業+互聯網”的新質供給模式,使創新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惠及普羅大眾,尤其為婦女、老年人等傳統勞動力市場的弱勢群體拓展了就業機會。
花最少的錢,過最實在的日子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除了增進就業,拼多多還時刻關切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
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扮演關鍵角色。那么,如何讓市場活力澎湃,讓消費者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拼多多沒有豪言壯語,卻堅守一句承諾:讓大家花最少的錢,過最實在的日子。
蛇年新春將至,為全面滿足消費者“實惠囤年貨、真香過大年”的節日需求,1月3日晚8時,拼多多2025“年貨節”正式上線。
“年貨節”期間,平臺拿出真金白銀進行全品類補貼,在讓利于民的同時持續豐富春節新質供給,帶動上千個農產區、產業帶直連全國大市場,助力數千萬商家、工人、農戶增產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在拼多多“電商西進”計劃普惠下,今年廣袤的西部喜迎全面包郵后首個“年貨節”。
廣西融安金桔商家受益于拼多多新政策,每月可節省數萬元。攝影/李孟麟一位杭州商家感慨,以前西部地區的高昂配送費令人生畏,而隨著拼多多免除偏遠地區物流中轉費,物流成本降低一半以上,“年貨向西”從此成真。
國聯水產拼多多店鋪負責人也表示,今年春節為了讓西部消費者盡快吃到優質海鮮,他們將從西安和成都倉庫發貨,配送時效縮至48小時內。
而在廣西融安,不少商家忙著將新鮮上市的脆蜜金桔分揀、打包后發往全國。去年得益于新質供給一攬子舉措,當地選育的第三代脆蜜金桔在拼多多爆火。
今年“年貨節”啟動后,名聲遠播的融安優質蜜桔更加供不應求,又是一個產銷兩旺的豐收季。
拼多多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表示,2025年,拼多多將在持續維護消費權益的同時,以“商家權益保護”為工作重心,構建商家、消費者、社會多方共贏的新電商生態,推動平臺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刁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