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3月20日電 (記者 李佳佳)黃浦江畔春潮涌,全球大型商品漿生產商書贊桉諾正以“生物經濟”為筆,以“綠”為墨,在中國市場描畫中巴合作新卷軸。
參加正在此間舉行的上海紙漿周是書贊桉諾全球首席執行官貝托·阿布雷烏(Beto Abreu)的主要目的,他在接受專訪時透露,設備采購將是書贊桉諾未來在華投資的重要部分,“我們已經在中國走訪很多有潛力的供應商,我們也非常高興能夠看到中國的供應商有能力為書贊桉諾提供各種設備和產品”。
全球大型商品漿生產商書贊桉諾全球首席執行官貝托·阿布雷烏(Beto Abreu)近日訪問上海并披露未來在華投資計劃。 書贊桉諾供圖書贊桉諾正將供應鏈的根系扎向長三角工業沃土,其中國業務與戰略全球執行副總裁及亞洲區業務管理總裁馬欣榮(Pablo Machado)補充道,設備采購將涉及多個領域,第一類是制漿造紙行業的工業設備,如壓縮機、液壓設備、渦輪機、蒸煮器等;第二類是林地作業設備,如挖掘機、推土機、拖拉機、卡車、播種機等;第三類是生產過程中會使用到的化學品。“書贊桉諾正在部署一個新團隊,以便進一步將中國供應商融入書贊桉諾全球的供應商體系當中。”馬欣榮說。
對于書贊桉諾而言,中國市場宛如一片熱帶雨林,既有參天巨木般的成熟產業,也有如雨后春筍般的新質生產力。2024年,這家百年歷史的巴西企業木漿和紙張銷量高達1230萬噸,同比增長7%,創下銷售紀錄,中國市場貢獻的增量如同亞馬遜河的支流,滋養著全球業務版圖。貝托·阿布雷烏說:“中國市場是主要的驅動力之一,同時中國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市場。”
上海,這座東方金融樞紐,正成為書贊桉諾的“光合作用中心”。2023年落成的亞洲研創中心如同種在上海張江的“創新桉樹”,已催生出綠色建筑材料、橡膠抗氧化劑等13個技術項目萌芽。其與天津科技大學合作的紙巾纖維替代項目,讓每張紙巾都浸潤著“生態”基因;而與上海交通大學中英國際低碳學院的產學研聯姻,則讓碩士博士們在生物基材料的“迷宮”中點亮學術的火把。馬欣榮用一句中國話形容之:“這就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2024年11月,12億元人民幣規模的綠色熊貓債發行,就像一株嫁接在人民幣土壤上的巴西桉樹。這筆美洲非金融企業的“破冰”融資,不僅為巴西的人工林披上綠裝,更在跨境金融的凍土帶犁出首道春痕。而依托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制度創新優勢和跨境資金結算便利,也讓書贊桉諾在去年通過新的貿易中心完成了近100萬噸的木漿貿易。“不僅加強了我們在上海的運營功能,還把木漿貿易進一步擴大到整個亞洲地區。”馬欣榮說。
剛剛結束的中國兩會,也讓貝托·阿布雷烏看到了進一步合作的前景,“中國對于發展和創新的追求,跟書贊桉諾不斷通過創新來追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謀而合”。他認為,數字化與循環經濟政策將加速生物基材料的市場滲透,“這將幫助書贊桉諾更好地融入中國市場”。他還透露,在今年即將于巴西舉辦的COP30氣候大會上,書贊桉諾也會全力助推產業協作,“我們有自己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中一項是到2025年從大氣中清除4000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
不論是將生態教育的種子播撒向122座中國城市的“綠色生活·藍色未來”青少年項目,還是在上海交通大學中英國際低碳學院設立“可持續發展與創新獎學金”,書贊桉諾的中國故事恰似江面升起的朝陽,將生物經濟的光影投射在浦東的玻璃幕墻上,從亞馬遜河到長江口,這場跨越半球的雙向奔赴,正為全球低碳轉型寫下生動注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