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欽州3月26日電 (龍自立 董子越)近日,在位于廣西的欽州港碼頭,吊機聲、車鳴聲此起彼伏,吊機將一箱箱設備從船舶吊到正在排隊的卡車上。隨即,一輛輛滿載進口設備的卡車有序駛過,用于廣西華誼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三期EVA項目首批關鍵設備通過“口岸+屬地”監管方式在欽州港口岸順利通關入境并被運至項目基地,在完成組裝和調試后,將投入使用。
圖為工作人員正在查驗貨物。南寧海關 供圖“EVA項目是華誼欽州化工新材料一體化基地三期建設的核心項目,項目設備大部分零部件超大、超寬、超限,是三期建設中價值最高、精密度要求最高、通關難度最復雜的成套設備。再加上安裝調試復雜、工期緊張,如何安全快速進口成了我們面臨的一個難題。”廣西華誼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梁泉涌介紹,“南寧海關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為我司定制進口方案,協調設備由口岸直通至項目所在地實施監管,在設備申報、口岸調運、到廠監管等通關全流程提供精準指導,為我們最大限度地節省通關時間和享受稅收優惠。”
欽州港海關監管五科科長范慧介紹:“我們成立通關工作專班,主動跟進企業設備進口動態,預先制定通關疑難問題應急響應方案,同時充分發揮遠程視頻檢疫及‘智慧灣’系統作用,確保即到、即查、即放。”
為有效解決重大項目建設進口成套設備海關監管過程中開拆、安裝、調試周期長、安全性等問題,南寧海關深入開展“如我通關”實踐,結合設備裝卸、存儲、使用等場景,指導口岸、屬地海關開展上下聯動、左右協調,形成“口岸直提+到廠監管”監管方案,實現成套設備進口查驗“零縫隙、零等待、零干擾”。
“近年來,廣西沿邊臨港產業園區多個重大項目建設的過程中,需要短時間、大批量進口成套設備,部分對環境敏感、體積超大等設備不宜在口岸實施查驗,對整體通關提出了更高要求。屬地海關優化進口成套設備‘到廠監管’一站式服務機制,提前介入、專人指導企業開展進口設備預報檢、減免稅申報等,將原來在口岸的查驗作業后移到廠區實施,在大幅縮短貨物港口滯留時間的同時,避免因二次吊裝、拆裝等產生的貨損風險,最大限度地保障高精度設備的安全。”欽州海關監管二科科長王亞斌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