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5月23日電 (記者 冀浩凡)23日,第十八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暨首屆絲綢之路博覽會在西安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寶文當日表示,共建絲路經濟帶,關鍵在于建立通暢、便捷的基礎設施體系。中方愿與有關各方合作,挖掘絲路經濟帶通運潛能。
第十八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暨首屆絲綢之路博覽會以“擴大開放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為主題,邀請了77個國家和地區、674個團組參加,1799名外賓參會。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亞之行中提出了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完善基礎設施是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關鍵所在。”張寶文指出,為促進絲路沿線經濟發展,增進人員往來,需加快建立鐵路、公路、航空為一體的國際化立體交通網絡。他表示,中方愿與有關各方一道,充分挖掘絲路經濟帶通運潛能,推動跨國通道建設。
“隨著西安發往阿拉木圖的中歐快線‘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正式開通,西安裝載的集裝箱穿越7個國家僅需18天就到達鹿特丹。從西安經新疆再到歐洲的國際大通道已經打開。”張寶文說,陜西擁有亞洲最大的鐵路客運站和中國最大的陸地港口,正逐漸成為中國西部地區對外合作的生力軍和投資熱土。
“哈薩克斯坦非常支持‘絲路’建設。”聯合國駐哈薩克斯坦國際信息科學院副院長馬西莫夫·卡茲姆漢姆認為,絲路經濟帶必將推動中亞各國發展。他表示,作為復興“絲路”的一部分,哈薩克斯坦正積極建設鐵路、油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并開發了許多絲路沿線風景名勝。
張寶文還談到,“國之相交在于民,民之相交在于心。”絲路沿線國家擁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積淀,各地區應進一步深化人文交流,彼此取長補短,求同存異。推動政府間互訪,帶動民間商會、學會、團體和企業的交流,構建和平、和睦、和諧的伙伴關系。
“只有堅持才能突破,依靠才能發展。”吉爾吉斯斯坦議會副議長薩斯科巴耶娃對張寶文的講話贊賞有加。她認為,繼承千年“絲路”傳統,將造福沿線30億民眾。中國的崛起,必將帶動中亞國家的發展,未來吉爾吉斯斯坦將從科教文衛等各個領域,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共創經貿平臺。
本屆展會期間,“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經濟合作成為海內外客商關注焦點。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國際館有300多家參展商參展,其中有16個國家以國家名義設立國家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