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月13日電(韓璐 劉寒雪瀟) 1歲的浩浩非常喜歡和媽媽張女士玩游戲。近期,張女士發現浩浩特別喜歡“木頭人”的游戲,甚至在吃東西、玩耍時都會突然定住不動。13日,張女士將孩子帶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檢查,才發現浩浩不是愛玩“木頭人”游戲,而是患上了癲癇。
張女士告訴記者,為了開發孩子智力,自己會和浩浩玩一些游戲。最近,張女士發現浩浩特別喜歡玩木頭人游戲,常常將自己“定”在原地。一開始張女士覺得孩子非常可愛,還到處和親朋好友分享。
隨著孩子突然靜止的時間越來越長,張女士發現浩浩每次定住當“木頭人”時,并沒有自主意識,好像不是自愿的。張女士帶著浩浩來到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神經內科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浩浩突然靜止的原因,不是因為愛玩木頭人,而是因為患有癲癇。
據神經外科副主任翟瑄教授介紹,在腦電圖監測錄像上顯示,浩浩確實有當“木頭人”的情況,主要表現為全身動作突然暫停,幾秒鐘以后癥狀結束,接著孩子會像沒事一樣繼續之前的玩耍。
翟瑄說,癲癇俗稱“羊兒風”,是兒童時期常見的一種病因復雜的、反復發作的神經系統疾病。
“癲癇的臨床表現有很多種,大家比較認識的是強直-陣攣發作,也就是意識喪失,臉色發青,四肢僵硬,抖動。”翟瑄說,其實癲癇還有好多種發作形式,大家不太熟悉,例如間歇反復出現“翻白眼”動作,突然全身癱軟、四肢無力、跌倒,接著恢復正常。突然愣住不動,幾秒鐘后緩解;突然出現點頭、手無意識摸索、反復咂嘴、吞口水等諸多奇怪的動作。
翟瑄教授說,癲癇患兒病情發現越早、治療越及時,治療效果越好,對孩子的腦損傷越小,愈后也相對好。對于曾患過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的孩子,家長要有防病意識,發現孩子的異常行為要注意觀察并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以免耽誤病情。對于有癲癇家族遺傳史的孩子,要注意孩子生活情況和日常習慣,如果發現疑似發作的癥狀,應及時、盡早到專業的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腦電圖、頭顱磁共振檢查,根據具體情況必要時還需進行代謝病篩查等檢查來幫助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