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0日電 (記者 孟湘君)當地時間7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啟程訪問伊朗,而這一時機正值美國總統拜登結束對中東的訪問之后。
俄美這兩個互相較勁的大國目光重新聚焦中東,地緣政治棋局新一輪的廝殺,要開場了嗎?
俄羅斯總統普京。【前后腳到訪 俄叫板美國?】
這是普京下令讓俄軍進入烏克蘭執行特別軍事行動以來,首次出訪中東國家。他出訪的上一站,是兩個中亞國家——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
無論去中亞還是中東,在俄烏沖突的“進行時”抽出身來搞外交,普京的行程必然精挑細選。他之前訪中亞,說白了目的有三個:
·打破西方孤立
·安撫地區盟友
·鞏固地緣影響力
普京此行,一系列安排緊鑼密鼓,主要目的也與上次出訪差不多。首先,他會晤伊朗總統萊希,并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會面;隨后,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會談;然后,俄、伊、土領導人舉行三方會談,并發表聯合聲明。還有消息稱,普京可能會與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接觸。
美國總統拜登。這一次時機微妙,拜登剛大張旗鼓地訪完中東,普京就去了,兩人前后腳,很難讓人不產生聯想。
拜登去美國傳統盟友以色列那里,普京就找美國的死對頭伊朗;拜登想拉攏歐佩克“帶頭大哥”沙特,普京就走近北約“刺頭”土耳其。
總之,這很像是普京對美國叫板:你四處拉人頭,我也能結盟,俄羅斯沒有陷入與烏沖突的“泥潭”,我們也是有人支持的。要在中東決勝負,還早著呢!
【“鋪紅毯迎普京” 伊朗拋棄美元】
普京6月底剛在第六次里海沿岸國家首腦峰會上和伊朗總統萊希見了面,為接下來的訪問鋪路。雖然有分析稱在西方制裁下,俄羅斯為保能源出口低價拋售石油,拖累伊朗油價“打骨折”,但俄伊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利益共同點,已超越分歧。
都是遭到美西方瘋狂制裁的國家,俄伊兩國可謂難兄難弟,此次核心任務就是加緊抱團,深化合作。美國近日還站出來,指責伊朗打算偷偷給俄賣“幾百架”軍用無人機以打擊烏克蘭,但遭到伊朗駁斥。
伊朗總統萊希。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形容,伊朗這次是“鋪開紅毯迎接普京”。伊朗經濟狀況比俄羅斯更嚴峻,其早就希望與俄簽長期經貿協議,來個深度捆綁,這回心愿終于實現了。據俄媒7月19日消息,俄方已與伊朗油企簽訂了伊朗“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400億美元外國投資協議。
實際上對于伊朗,美國最擔心的還是懸在全中東頭頂上的“定時炸彈”——伊朗核問題。拜登訪中東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放狠話,讓伊朗的“宿敵”以色列放寬心:美國承諾“確保伊朗永不獲得核武器”。
話最好別說太滿,因為美國和以色列似乎即將事與愿違。伊核問題談判已停滯了好幾個月,美國不解除制裁,看不到希望的伊朗開始謀求別的出路——恢復提煉能造核彈的濃縮鈾。
近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高級顧問、伊朗外交政策戰略委員會負責人哈拉齊表示,伊朗“已擁有生產核彈的能力”,“幾天”就能把鈾濃縮豐度從20%提高到60%,但“暫未決定”要研發核武器。
資料圖:伊朗阿拉克重水反應堆。翻譯一下,就是伊朗籌碼已到手,給美國及其盟友一個“最后的機會”,如果還談不攏,就奔著核武器去了。
作為促成2015年伊朗核協議的參與方,俄羅斯在這個問題上很有發言權,普京此行過后,美西方今后想要“踢開”莫斯科達成伊核協議,難度又加倍了。
此外,普京這次能回“踢”美國一腳的是,俄伊兩國已準備好拋棄美元了,伊朗就是中東“吃螃蟹”的第一梯隊。
克里姆林宮18日宣布了這個重要消息,即俄羅斯和伊朗將逐步放棄用美元評估雙邊貿易體量。19日,德黑蘭交易所已啟動里亞爾對盧布的交易。
俄伊間經貿總額2021年超40億美元,這雖然算不上巨額數字,但一旦去美元化的“星星之火燎原”,多國紛紛效仿,美元被架空的后果還是夠美國“喝一壺”的,尤其是在它試圖把控油氣命脈的中東。
【平衡與土耳其關系 普京為未來做打算】
比起伊朗,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還多了一個任務,那就是和普京厘清兩國利益沖突,繼續走近。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土耳其在俄烏沖突期間,發揮著微妙作用。
其一,土耳其道義上、軍事上支持烏克蘭,但經濟上反對西方對俄濫用制裁;
其二,土耳其試圖起到中間人作用,在俄烏間調解斡旋,期望達成停火;
其三,作為北約成員國,土耳其起初反對,后又同意瑞典、芬蘭加入北約。瑞、芬“入約”,與俄保護波羅的海和北極地區的戰略利益立場相悖;
其四,土耳其將要求俄恢復其主要糧食供應國烏克蘭的糧食出口,因為收不到糧,土耳其糧價飆漲。
不過,即使沒有以上情況,促使普京在此關頭動身的緣由仍然存在——土耳其要再對敘利亞下手了。
長期支持敘反對派的土耳其上月宣布,將在敘北部塔爾里法特和曼比季兩個城市發起新的軍事行動,以打擊庫爾德武裝團體,這對敘總統阿薩德政府是一種干擾。
而俄、伊是阿薩德政府的兩個最大支持者,已呼吁安卡拉勿發動新襲擊。敘利亞是俄發揮對中東影響力的唯一可靠據點,普京當然不想看到土耳其趁勢介入,最終讓在敘有駐軍的美國漁利。
因此,作為促進解決敘問題的“阿斯塔納進程”擔保國,俄、土、伊必然將敘利亞作為談論重點之一。
資料圖:土耳其軍隊向在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主導目標發起軍事行動,造成基礎設施損毀,民眾出逃。分析到這里,普京兩次出訪的目的很清楚了,他選的都是俄未來戰略延伸方向的重中之重。比如敘利亞的境遇就和阿富汗類似,而阿富汗毗鄰的正是普京上次到訪的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
俄羅斯希望在敘利亞和阿富汗進入“后美國時期”,即美國戰略重心轉移到印太,在中東、中亞戰略收縮、影響力減弱之際,鞏固自身在當地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并尋求結盟共同反美,加速去美元化趨勢。
俄羅斯還不忘現在就踩美國一腳,俄副外長波格丹諾夫認為,拜登的沙特之行“可以說是沒有成果”,沒有達成讓歐佩克國家提高石油開采量以緩解美國國內高通脹的目標。
總之,俄美兩國領導人先后到訪中東,或許說明新一輪地緣政治的激烈博弈,即將開啟。而距戰鼓擂響,只有一步之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