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天下)連續加息75個基點后,美聯儲要變“溫柔”了?
中新社北京7月28日電 (記者 夏賓)美聯儲加息75個基點達成“兩連擊”。
當地時間27日,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75個基點到2.25%至2.5%的水平,追平了2018年底美聯儲上一輪加息周期后的最高水平,這也是其連續第二次加息75個基點,同時美聯儲將按計劃從9月起加速“縮表”。
對于上述消息,市場反應較為積極。美股在議息會議后漲幅擴大,納斯達克收盤大漲4%,標普500上漲2.5%,美元指數明顯走弱降至106。相比之下,美債表現較為“冷靜”,10年期美債利率維持在2.8%左右,并未出現較大波動。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認為,美聯儲7月議息會議后,美國政策利率達到2.25%至2.5%區間,處于廣泛認為的“中性利率”水平。在通脹高企之下,美國政策利率將繼續邁向“限制性水平”。
“但考慮到,加息對經濟和通脹(預期)的效果開始顯現,且在中性利率水平之上的加息對需求的限制或更為明顯,美聯儲可能相機調整緊縮節奏,畢竟‘軟著陸’仍是美聯儲盡力追求的理想結局。”鐘正生說。
事實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后釋放了新信號,市場猜測未來美聯儲的收緊政策將更為“溫柔”。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提到,對于市場最關心的加息路徑問題,鮑威爾表示不會再像過去一樣對9月會議給出明確的加息指引,具體的加息幅度取決于數據表現。
對于加息終點,鮑威爾稱美聯儲需要將政策調整到適度的緊縮水平,即3%至3.5%區間,同時,鮑威爾首次提及“可能在某個時間點放緩加息節奏,但尚未決定何時開始放緩”。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說,我們認為在美聯儲連續第二次加息75個基點后,未來聯儲放慢加息節奏可能性正在抬升。
他進一步稱,首先,基于其預測,未來1至2個月內美國總體通脹率可能將階段性有所回落。其次,加息對金融市場穩定性的負面影響正在累計抬升。最后,盡管當前美國經濟衰退仍在可控范圍內,但部分先行指標已經開始出現轉弱跡象,經濟衰退的恐慌導致美國經濟決策部門的對立性正在加劇。
此次議息會議后,鮑威爾面對了大量關于經濟衰退的提問。程實指出,鮑威爾否認了美國已陷入經濟衰退但承認了美國經濟活動轉弱的事實,同時暗示了只要核心通脹和整體通脹回落將放緩加息的可能。
“因此,排除極端狀況,我們認為9月將是聯儲重新在衰退預期加劇和高通脹之間進行階段性調整的好時機。”程實說。
此次加息后對市場將產生哪些影響?鐘正生表示,近期美國市場似在交易“軟著陸”,繼而股、債、匯均表現積極,但風險猶存。7月以來,美國金融市場緊張情緒有所緩和,背景是“軟著陸+放緩加息”的預期有所抬頭,即認為美國經濟走弱、通脹也將迎來緩和,繼而美聯儲會選擇適時放緩緊縮步伐。“這是眾望所歸較為理想的情況,其延續性仍需觀察。”
在他看來,未來要關注兩個方面,一是美國經濟和通脹的韌性超預期,從而美聯儲加息力度超預期,或者加快縮表,繼而美債利率有可能反彈。二是經濟走弱但通脹壓力超預期,美聯儲或堅持緊縮、不惜“制造”衰退以遏制通脹,美國經濟“硬著陸”風險上升。在此背景下,不排除美股出現新一輪深度調整的可能。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本月美聯儲加息75個基點也基本確認了全年美聯儲最鷹派的時候已過,市場短期內將繼續沿“衰退主線”交易。美債方面,預計將逐步向2.5%至2.8%區間回落。2.5%作為中性利率水平,在通脹水平進一步回落前10年期利率趨勢性下破2.5%的難度較大。
此外,美股方面,預計將在三季度完成筑底,四季度逐步反彈。美元(指數)方面,中性場景下預計將逐步拐頭向下,年末可能回至100附近。如果歐洲出現主權債務危機,則美元走勢可能轉頭向上繼續挑戰11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