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面臨的氣候變化風險迅速增加,高溫、干旱、暴雨和洪澇等極端天氣在全球多地頻發,給人類造成巨大生命和財產損失,“氣候警鐘”已反復鳴響。
高溫天氣引發全球諸多山火及干旱災害
2024年11月,世界氣象組織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期間發布報告說,2024年有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高溫天氣還引發全球諸多山火及干旱災害。
↑2024年4月30日,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一名工人喝水降溫。孟加拉國多地遭遇高溫熱浪侵襲。孟加拉國氣象部門稱,該國西南部杰索爾地區4月30日氣溫達到43.8攝氏度,為該國1989年以來最高氣溫。
↑這是2024年11月9日在美國紐約州與新澤西州交界地區拍攝的山火(衛星影像)。11月初,據美國國家跨部門消防中心的數據顯示,美國正經歷威力巨大的野火年,迄今土地過火面積已達約3.28萬平方公里。過去10年的全年平均過火面積為2.83萬平方公里。
↑這是2024年11月9日在美國紐約州與新澤西州交界地區拍攝的山火(無人機照片)。
由于今年的嚴重干旱,亞馬孫地區主要河流的支流都趨于干涸。巴西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亞馬孫河流域多條河流降至歷史最低水位。
↑這張衛星影像拼圖顯示的是2021年9月22日和2024年10月28日巴西塔帕若斯河大干旱前后的對比畫面。
↑這是2024年9月13日在巴西朗多尼亞州波多韋柳拍攝的馬代拉河(無人機照片)。巴西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亞馬孫河流域的馬代拉河已經達到歷史最低水位。
氣候變化加劇颶風危害
2024年,全球多地遭遇猛烈颶風襲擊,引發風暴潮和強降雨,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科學研究顯示,氣候變化為超強颶風的形成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隨著全球升溫,海洋正在加速變暖,颶風的能量、強度和頻率將日益增強,危害會越來越大。
↑這是2024年10月9日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拍攝的颶風“米爾頓”過境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影像。
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中,三場颶風造成的破壞尤為嚴重。今年7月的颶風“貝麗爾”是有記錄以來大西洋盆地出現時間最早的5級颶風,對加勒比地區造成重大影響。颶風“海倫妮”和“米爾頓”在美國境內造成嚴重破壞。
↑這是2024年7月5日在墨西哥坎昆拍攝的颶風“貝麗爾”登陸后的碼頭。
↑這是2024年10月25日在美國佐治亞州奧西拉拍攝的遭颶風“海倫妮”襲擊后倒伏的樹木。
↑2024年10月10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坦帕,颶風“米爾頓”過境后,被損壞的交通信號燈懸在半空。
強降雨引發多地洪水和山體滑坡
拉美地區多國今年強降雨頻發,引發洪水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巴西南部南里奧格蘭德州自今年4月底開始長期遭遇強降雨。據當地民防部門6月14日統計,強降雨引發的災害已造成至少176人死亡、806人受傷,超過50萬人無家可歸,數以百計城鎮和首府阿雷格里港部分地區被淹。
↑這是2024年5月7日拍攝的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首府阿雷格里港的洪災情況。
↑2024年5月9日,在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新漢堡,救援人員救助被困在洪水中的動物。
2024年5月,距巴布亞新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約600公里的穆利塔卡地區遭遇持續強降雨天氣。5月24日凌晨,當地發生大規模山體滑坡,導致逾百所房屋被埋,其中包括一所小學和一家旅店。巴新官方稱,逾2000人被埋。
↑這張衛星影像拼圖顯示的是2023年11月13日(上)和2024年5月28日巴布亞新幾內亞恩加省山體滑坡發生前后的畫面。
不斷刷新的高溫紀錄、逐漸消融的冰川、更加極端的暴雨,正在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次極端天氣,都在以最直接、最強烈的方式警示我們: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人類永恒的課題。
攝影:王天聰 拉赫爾·帕特拉索 克勞迪婭·馬爾提尼
華金·埃爾南德斯 瑞安·布羅克 馬吉迪·阿卜杜拉
制作: 高巍 林煜 劉亞南
遙感數據與技術支持:黃博涵 孟含琪 許暢
新華社攝影部 安徽分社 吉林分社 聯合制作
鳴謝: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安徽省氣象科學研究所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利科學研究院
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安徽數據與應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