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進一步部署。會議聚焦當前重大風險挑戰,堅持統籌和系統化思維,展現自信和務實姿態,提出“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三位一體方略,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超前性,也闡明了當前的主要任務和策略。
當前全球疫情仍處于高位,病毒還在不斷變異。我國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疫情帶來的風險和威脅仍然存在。此種情況下,公眾對經濟運行的諸多現實問題,包括物流暢通、物資保障、就業穩定、金融市場安全等問題極為關注。面對新情況,究竟如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如何調整和完善有關政策?如何界定政策的“松”與“緊”?亟待拿出系統性的策略來。
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既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動態清零”的總體方針和策略,又要根據病毒變異和傳播的新特點,完善和調整防疫措施。要落實好“統籌”二字,防止出現只顧一頭的情況,要切實提高工作效率。防控疫情要“以快止快”,“快”是為了盡量把防疫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降到最低,盡快使經濟恢復正常;管理經濟要精準施策,“準”是為了保暢通、保循環,要堅決防止長時間、大范圍出現斷點、堵點,一旦出現要及時安排替代措施。
疫情防控和發展經濟都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民生也是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防疫是為了民生,必須防止“一停了之”“一封了之”的做法。在疫情防控的同時,要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恢復就業崗位,千方百計組織好重要民生商品的供應。要保障城市核心功能的運轉,穩控安全生產形勢。無論在特定城市,還是立足全國范圍,都要確保交通物流暢通,確保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抗疫保供企業、關鍵基礎設施正常運轉。這正是需要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攻克難關的時刻。保民生與經濟學意義上的穩定供應體系、流通體系是一致的、相互匹配的,與穩就業、穩經濟也是一致的、相互匹配的。
從穩定經濟增長的一攬子措施來講,首先要發揮好政策的引領作用,保持財政貨幣政策的總體力度和節奏。要加快落實已經確定的政策,包括退稅、減稅、降費政策,加大貸款、債券融資、股權融資的支持力度。特別是對受疫情嚴重沖擊的行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要進一步減稅/降費,提供低成本融資支持,讓他們活下來,發揮穩定就業、穩定基本盤的積極作用。同時,要全力擴大國內需求,引導和鼓勵消費。中國是一個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有4億多的中等收入群體,要加快恢復經濟,進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進一步壯大中等收入群體。城鄉居民提高消費質量的需求是旺盛的,關鍵是要加大供應。在鼓勵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消費的同時,也鼓勵他們適當參與投資活動。
在當前復雜的形勢下,要積極引導投資,發揮其“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會議指出,“要全力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強化土地、用能、環評等保障,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傳統的鐵路、公路、空運、水利等基礎設施,城市保障設施,都存在短板;同時,信息數據、新能源、生命健康、科技研發等新基礎設施也存在短板。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有空間。4月26日,中央財經委第十一次會議專門研究了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對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科技、物流、城市基礎設施、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安全基礎設施等作出規劃和部署。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建設藍圖,一經公布就引起了市場熱烈反響。相信這個規劃將為經濟增長、穩定就業、產業發展和國家安全發揮積極作用,也將激發投資熱情,釋放市場機會。
這次會議還強調“有效管控重點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目的是實現安全的發展。發展需要定力,應對危機也需要定力。不能為了處置難題而制造新的風險,留下后患。在房地產方面,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變,同時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完善政策、穩定市場。這就回答了當前如何發揮房地產對于穩增長作用的問題。在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方面,會議強調“要及時回應市場關切,穩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積極引入長期投資者”。就是說穩定市場是第一位的,增加資金供給是近期重要任務;發行注冊制改革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部署和推進。在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方面,強調要“完成平臺經濟專項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并將出臺支持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這主要是回應公眾對整頓平臺經濟的一些疑慮。無論管理層,還是普通用戶,都希望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為民眾和其他主體提供良好的服務,同時讓平臺投資者獲得適當回報。整頓的目的是規范之,而不是遏制之。
從國內外形勢的變化來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是一時之策,而是長久之計。在任何情況下,中國都要堅持辦好自己的事,堅持自立自強,堅持統籌內外因素、遠近因素,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方向、大思路、總目標。這樣,無論遇到任何風吹浪打,中國都能立于不敗之地。
董少鵬 證券日報副總編輯,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