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際灘頭到遠海大洋,從平面登陸到立體運用,從兩棲攻堅到跨域合成
我海軍陸戰隊向多域多維多棲挺進
解放軍報訊 記者魏兵、特約記者莫小亮報道:“好望角海域聯演,我是一號突擊手。”海軍陸戰隊員吉木布千的練兵故事,發生在東經18度。“‘國際軍事比賽-2021’海上登陸項目求生賽,我們勇奪第一。”海軍陸戰隊員盧希的練兵故事,發生在東經131度。此時此刻,東經45度,他們的戰友正隨海軍第41批護航編隊馳騁亞丁灣,續寫中國海軍陸戰隊新的練兵故事。
新時代的壯闊浪潮,推動新一代海軍陸戰隊官兵縱橫四海。2017年,根據黨中央和中央軍委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決策部署,海軍陸戰隊調整組建。這支素有“火藍刀鋒”之稱的勁旅,在人民軍隊的大變革大轉型中,向著鍛造多域多維多棲一體的新型作戰力量加速轉型。
統帥的目光,關注著這支肩負重任的新型作戰力量。2020年10月13日,習主席視察海軍陸戰隊,通過視頻察看相關任務分隊專項訓練情況,對海軍陸戰隊調整組建以來建設發展和完成任務情況給予充分肯定。官兵們備受鼓舞,牢記統帥囑托:加快推進轉型建設,加快提升作戰能力,努力鍛造一支合成多能、快速反應、全域運用的精兵勁旅。
恰逢其時,恰乘其勢。他們成長在統帥關切的目光里——2017年,朱日和沙場閱兵,新調整組建的海軍陸戰隊全新亮相,以響亮的呼號向統帥致敬。2018年,南海海域海上閱兵,昆侖山艦、長白山艦飛行甲板上,300名海軍陸戰隊員持槍挺立,接受習主席檢閱。201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18臺兩棲突擊車身披林地迷彩,以威武氣勢駛過天安門廣場。
“沒有任何借口,唯有全力以赴,我們才能把轉型之路探出來,把戰斗力生成點闖出來!”那天,在央視節目舞臺上,海軍陸戰隊官兵自豪地說,“我們的足跡遍布水際灘頭、大洋孤島、熱帶叢林、高寒山地、荒漠戈壁……”
從陸地到海島、從空中到水下、從國內到國外,一年四季,四海為家。每一次練兵的嶄新足跡、嶄新紀錄,都標志著改革重塑后海軍陸戰隊能力值提升、能力域拓展。
吉布提蓋伊德國家靶場,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海軍陸戰隊員駕馭新型戰車輪番展開運動中射擊訓練,數十發炮彈精準命中靶標。俄羅斯加里寧格勒,海軍陸戰隊員爬上高墻、通過掩體、穿越排水系統,憑借過硬素質和頑強毅力,贏得外軍由衷稱贊。朱日和大漠深處,海軍陸戰隊員與久負盛名的藍軍旅展開對抗,駕馭新型戰車突出重圍,開辟關鍵通路。遠涉重洋比武切磋,挺進深藍為國護航,攜手外軍同臺競技,馳騁高原全域練兵……
去年,海軍陸戰隊某旅軍史館收藏了一部書稿《為勝利而來》。這部書稿凝結著該旅官兵對新時代使命任務的深刻體悟。那天,海軍陸戰隊某旅下士方明創作的《出征戰歌》,一經發布迅速走紅,收獲過億點擊量:“背水攻堅,勇往直前……”走上國際舞臺,走向遠海大洋,年輕而自信的海軍陸戰隊員,昂首奮進在強軍興軍新征程上。
短 評
只爭朝夕 加速轉型
-魏 兵
向海則興,背海則衰,是歷史的深刻昭示。習主席指出,海軍陸戰隊“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維護國家海外利益方面肩負著重要職責”。
大海的潮汐,每一天都是新的。戰爭樣式的不斷演進,正在急遽改變我們曾經熟悉的戰場維度。建設海洋強國、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戰略擘畫,需要海軍陸戰隊加快推進轉型建設,加快提升作戰能力,努力鍛造一支合成多能、快速反應、全域運用的精兵勁旅。
轉型重塑,不僅意味著能力突圍,更需要能力“突維”。這是艱苦的跋涉,是自我的革命,必須有鳳凰涅槃的決心和雷霆萬鈞的力度。當前,我軍正處于強軍興軍的加速推進期、轉型發展的攻堅克難期,我們這一代軍人唯有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勇立變革潮頭,肩負轉型重任,勇毅前行,才能不負統帥重托,不負時代機遇,切實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