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7月20日電(呂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委員會7月20日舉辦“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專題月度協商會。會上,委員、專家重點聚焦加強頂層設計規劃、強化種業創新突破、促進糧食持續增產、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等四個方面建言獻策,推動山東“后備糧倉”煥綠生金。
東營市政協副主席韓利學建議,應推進科、企、政聯動融合創新。一方面,采取對接企業、政府的揭榜掛帥、實地驗收、多方聯合評價的立項機制,解決項目目標模糊不清、團隊不能強強聯合、資源配置重復分散、科研經費浪費低效、技術創新實效性差等問題。另一方面,加強多方融合,省、市級層面應加強科研規劃,建立科研項目、企業、政策緊密銜接機制,通過科、企、政深度融合、協同作戰,解決各自為戰的問題,將專家的“試驗田產量”轉變為農民的“大田產量”。
“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離不開科技創新,也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山東省農科院基地管理中心主任、黃三角現代農業研究院院長賈曦說,山東要加強區域內現有存量科技資源統籌,在此基礎上按照實際發展需要和目標,快速擴大科技資源增量,所有存量和增量科技資源應全部納入統一的平臺共享體系,實現實物共享、服務共享和信息共享。山東應探索建立新的科技創新項目立項和管理方式,建立鹽堿地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依托本地化科技隊伍,開展農民應用場景培訓,促進科技成果落地實施。
濱州市政協委員、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技科科長宋元瑞建議,山東應增加省級農業技術推廣重大協同項目的數量,特別是鹽堿地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對省級財政支持的涉及鹽堿地農業重大創新項目,實施雙首席專家制度;對生產效果明顯但尚未大規模應用的技術,設立專項農技推廣項目,最大限度地挖掘鹽堿地糧食增產潛力,促進糧食增產增收。
“隨著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部署,飼草產業發展迎來了新機遇?!鼻鄭u農業大學草業學院副院長、教授孫娟說,山東應出臺扶持飼草產業發展政策,設立耐鹽堿飼草生物育種專項,建立黃河口飼草種植名縣。此外,該省應建立黃河流域高質量草牧業協調創新中心,引領黃河流域探索推動高質量草牧業發展新模式,通過牧草種植,涵養黃河水質,為山東服務黃河國家重大戰略走在前作貢獻。
山東省政協主席葛慧君表示,要充分認識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的重大意義,在勇于擔當中力求新作為;堅持以創新引領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在把握規律中力求新突破;圍繞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聚識聚智聚力,在綜合施策上力求新提升?!案魑晃瘑T、專家要持續關注鹽堿地問題,加強同有關部門和一線工作人員的聯系溝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山東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匯聚智慧力量、作出更大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