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統戰人說統戰事)致公黨四川省委會副主委鄭鈜:為應急管理事業發展積極建言
中新網成都7月25日電 (單鵬)“近年來,一些城市甚至大型城市相繼發生重特大災害事故,已經引起國家和社會對于城市安全保障的高度重視。”近日,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四川省委會副主委、西華大學副校長鄭鈜在成都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高校要加強應急管理學科建設,為應急事業輸送人才。
四川省應急管理廳今年3月發布的“2021年全省自然災害基本情況”顯示:2021年,四川省自然災害以洪澇和地質災害為主,風雹、地震、低溫冷凍、雪災和干旱均有不同程度發生;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012.7萬人次受災,因災死亡和失蹤29人,緊急轉移安置53.7萬人次;農作物受災面積26.6萬公頃;倒塌房屋0.9萬間,不同程度損壞19.9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48.6億元。
“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各種災害、減輕災害影響、降低災害損失,是應急管理要解決的問題。”鄭鈜說。
鄭鈜(左三)帶隊赴應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開展“訪企拓崗”。 受訪者 供圖在采訪中,鄭鈜回憶了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西華大學與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共建的西華大學應急學院(現應急管理學院)原定于2019年6月18日舉行掛牌儀式。但在6月17日,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了6.0級地震,原計劃參加掛牌儀式的四川省應急管理廳領導在地震發生后火速趕往地震現場。“廳校共建的西華大學應急學院掛牌儀式雖然延遲舉行,但這次地震讓四川省應急管理廳認識到應急管理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此后學院建設推動十分順利,得到有關廳局和社會的共同關注與支持。”鄭鈜說。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近年來鄭鈜圍繞應急管理提交多份“擲地有聲”的提案。針對應急管理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存在的困難和障礙,2020年全國兩會上,鄭鈜提出設立“應急管理”一級學科:將“應急管理”作為“融合性的新興學科”,作為管理學學科門類的組成部分;在“應急管理”一級學科下進一步凝練二級學科,培養具有多領域專門知識和較系統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該提案在應急管理領域引起巨大反響。
“應急管理涉及的門類繁多,與法律相結合,就涉及應急政策法規;在技術層面,涉及危化品、礦山、土建、特種設備等專門技術。此外,應急管理決策指揮也非常重要,無論是自然災害類或技術安全事故類,還是公共衛生類或社會安全類的突發事件,都需要應急決策指揮。所以我們希望把這門學科作為一級學科來建設。”鄭鈜表示。
2021年7月,鄭州發生“7·20”特大暴雨災害。對此鄭鈜分析,中國的城市安全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風險來源家底不清、應急預案不夠完備、承災能力建設有限等問題。今年全國兩會上,鄭鈜建議,要加強城市災害調查,完善應急預案,應當結合自然災害普查工作和城市應急需要,試點開展城市災害普查,摸清城市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城市災害隱患。
作為致公黨黨員,鄭鈜還積極開展海外聯絡工作,“海外聯絡是致公黨的一大特色,我們聯系了海外華僑華人、留學人員等,鼓勵他們回國發展。我們也注重引進一些重要技術領域的高學歷人才,回國參與科研與教學工作。”鄭鈜說。
鄭鈜認為,致公黨是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出僑海關系在統一戰線事業中的重要作用。鄭鈜表示,把全球中華兒女形成共同體來推動國家建設,是統一戰線在當代極為重要的價值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