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陽7月26日電 (周燕玲)26日,由貴州省與日本奈良縣共同主辦的2022東亞地方政府會議貴州分論壇在線上舉行,來自中國、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等33個地方政府及機構的119位代表參會,共同暢談綠色經濟推動地區高質量發展。論壇主會場在貴州省外事辦公室,奈良縣設置特別會場。
貴州省副省長蔡朝林在致辭中表示,貴州作為中國首批、西部唯一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近年來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大力發展大數據、新能源電池及新材料、生態旅游產業,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幅居中國前列,綠色經濟占比達到45%,優良的生態環境已成為貴州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
“為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層面的具體行動和實際努力是極為重要的。”日本奈良縣知事荒井正吾在視頻致辭中說,奈良縣也正在為了到2050年能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推進零碳社會的建設而努力奮斗,期望通過此次會議深化今后的討論并帶來成效。
在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看來,隨著世界各國“碳中和”承諾的時間表陸續向前推進,綠色經濟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實現綠色發展是中日兩國共同的發展目標,雙方應進一步深化在綠色低碳領域的交流合作,切實提高地區人民福祉。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胡繼承介紹說,貴州樹牢綠色理念,厚植綠色生態,發揮資源優勢,壯大綠色產業,綠色的生態環境成為發展優質、安全農產品的天然理想場所,環境友好、資源集約的可持續發展已經在貴州生根發芽,貴州綠色農業的未來必將更加美好,今天的貴州,綠色產業方興未艾,農業現代化將成為推動貴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會上,成都市社會科學院同城化研究所副研究員唐艷闡述了成都推進綠色經濟發展現狀,并介紹成都未來可從推進產業建圈強鏈,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優化交通結構,調整能源結構等方面著力構建綠色發展新格局。
“通過控制在碳源中占大頭的能源使用量、擴大具有碳匯作用的森林面積、培養構建脫碳社會所需的人才等方式,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奈良縣水循環、森林、景觀環境部部長鹽見浩之說,奈良將采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和“完善碳匯”這兩項措施,推進構建“脫碳社會”。
“敦煌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綠色產業。”敦煌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建軍說,未來敦煌將繼續以綠為韻、以路為脈、以文為魂、以光為源,通過“文化賦能與綠色零碳”促蝶變,賡續千年古城絲路新輝煌。
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環境署署長普黎瑪說,西爪哇省也在發展綠色經濟,但目前代表綠色經濟的經營活動不是完全可持續的,在尋找市場方面也存在難度,特別是在場地規模上適合開展綠色經濟活動的市場,未來希望與其他國家一起攜手為綠色低碳發展努力。
貴州省外事辦公室黨組成員、省友協專職副會長蔣紅在論壇閉幕詞中表示,貴州因山因水而貴,存儲了巨大的“綠色財富”,綠色是貴州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生態是貴州高質量發展的品牌,綠水青山已成為貴州人民的“幸福不動產”。貴州愿同與會各會員地方政府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進一步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為推動綠色經濟成果更好造福各地方人民作出貢獻,攜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