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3月16日電 (記者 周毅)記者15日從重慶大學醫工融合創新大會上獲悉,該校發布的“智慧醫療大腦”和“未來AI醫院”建設方案,描繪了AI技術推動醫療模式變革的未來畫面。
據介紹,在未來的AI社區醫療倉里,為患者進行的醫療服務將轉變為健康服務。AI醫生通過數字掃描+AI輔助診斷,借助多模態數據融合技術,可為患者進行精準病理分析。AI病房由護理機器人、智能病床、生命感知系統所構成,可實現全時段無人智慧管護。在AI手術室里,未來將由手術機器人、生命感知與支撐系統所構成,可實現全智能化操作與實時監控預警。
重慶大學醫學院教授王亞洲介紹,傳統醫療模式在長期實踐中為人類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但隨著社會發展和醫學技術的進步,其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凸顯。比如,當前“基層醫院門可羅雀、大醫院人滿為患”的現象依然非常突出,高質量醫療服務需求與醫療資源分布和服務能力不均衡之間的矛盾還未解決。在民眾的意識里,也總是等到出現疾病才去看醫生,而非以健康為中心進行自我提前預防。
而“智慧醫療大腦”是一個大模型群,將發揮由智慧問診、智慧檢驗、智慧病理、智慧影像功能模塊組成的AI醫生,以及AI社區醫療倉、AI藥房、AI手術室、AI病房和AI健康等融合智能分體的功能。
王亞洲表示,未來,市民可以不去醫院,通過在家里使用智慧穿戴設備,便能測出數據隨時反饋到社區,由AI醫生在線上形成診療意見,護航民眾健康。
此外,重慶大學智慧病理診斷中心也正式揭牌。作為未來全新AI醫院的構成部分之一,該智慧病理診斷中心將在今年內匯集重慶大學9家附屬醫院所有的病理數據,通過高質量的醫療數據采集,實現病理數據云端存儲、全流程追溯等功能,方便醫生對病理進行科學診斷,同時也為病理學學科學生的教學提供數字化便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