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3月19日電 (記者 李佩珊)記者19日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獲悉,寧夏日前正式印發《關于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強調要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下稱“兩化一振興”),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扎實推進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實施意見》明確,要以實施區域一體聯動、人口均衡發展、特色產業振興、公共資源優化、政策機制創新“五大工程”為抓手,整體推進,分類施策,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到2027年,實現新型城鎮化質量水平明顯提升、新型工業化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左右。到2030年,“兩化一振興”取得顯著成效,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在黃河流域省區和西部地區保持前列,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比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全面提高,城鄉要素雙向流動高效暢通,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產城聯動、工農互促、城鄉融合的總體格局基本形成。
《實施意見》強調,要統籌區域一體聯動,著力推動優勢和潛力地區協同發展、提升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分類推進村莊集約布局,通過實施沿黃優勢地區城鎮化質量提升和中南部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動、塞上江南和美鄉村“5331”工程等,構建工農城鄉發展新格局。要加強人力資源供給,促進人口合理集聚有序流動,通過完善生育政策、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實施“引鳳還巢”工程等措施,促進人口規模合理增長,引導農業人口有序轉移,提升勞動力產業適配性,吸引各類人才向鄉村流動。要強化產業支撐能力,實施產業鏈、產業基地、產業園區、產業集群“四大升級工程”,發展壯大重點產業鏈,推動產業集聚融合發展;培育發展縣域富民產業,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潛力地區和縣域轉移,促進農戶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提升產業園區平臺功能,鼓勵有條件的縣城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園區,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實施意見》指出,要優化公共資源配置,推進城鄉市場體系高效暢通、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城鄉公共服務普惠共享,促進城市先進生產要素向鄉村流動,推動基礎設施向城市郊區和規模較大鎮延伸,出臺優化基礎教育資源配置政策,統籌城鄉醫療資源布局,完善五級醫保經辦服務體系,增強城鎮輻射帶動鄉村能力。同時,要健全土地集約利用、財政投入保障、金融服務長效等機制,建立新增城鎮建設用地指標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協調機制,制定財政支持特色優勢產業獎補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入,不斷完善城鄉融合發展政策體系。
《實施意見》強調,要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推進“兩化一振興”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年度計劃和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項目3個清單,各有關部門和市、縣(區)要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細化任務舉措和工程項目,支持“兩化一振興”項目建設,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部門協調推進、市縣主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推動各族人民穩步邁向共同富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寧夏篇章提供強勁動力和堅實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