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3月21日電(記者 丁思)3月21日,是全球首個世界冰川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以下簡稱“西北研究院”)當天對外發布了中國第三次冰川編目數據集。
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前后中國最新冰川面積約為4.6萬平方千米,冰川總條數約為6.9萬條。與第一次中國冰川編目相比,20世紀60年代至2020年間,中國冰川面積整體減少約26%,約7000條小冰川完全消失。與第二次中國冰川編目相比,2008年至2020年間,中國冰川面積整體減少約6%,表明最近十余年中國冰川已進入快速退縮階段。
圖為中國第三次冰川編目考察圖片。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供圖)國際冰川編目工作最早啟動于1978年,主要調查全球山地冰川的分布、儲量等信息。西北研究院是中國最早從事冰川研究工作的科研單位,分別于2002年和2014年發布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國冰川編目。
中國第一次冰川編目的編制歷時24年,于2002年全面完成。數據顯示,1960年至1980年間中國共有冰川約4.6萬條,總面積約5.9萬平方千米;第二次冰川編目結果顯示,2008年前后中國共有冰川約4.8萬條,總面積約5.2萬平方千米。
隨著全球氣候快速變暖,20世紀后半葉中國冰川范圍不斷萎縮。2023年,西北研究院再次組織相關科研人員組成專業工作團隊,實施以2020年為現狀年的第三次中國冰川編目編制工作。
據西北研究院介紹,中國第三次冰川編目采用了空間與時間分辨率更高、質量更好的光學衛星遙感數據,同時結合中國第二次冰川編目經驗和最新技術,構建了更加高效快捷的體系化冰川編目方法,使冰川編目得以在短期內快速完成。
中國第三次冰川編目還編制了面積小于1萬平方米、處于消亡狀態的殘余冰體,總數量達到約3萬余條,更清晰反映了中國冰川的分布和狀態。此次冰川編目的全面完成,使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完成三次冰川編目的冰川分布大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