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我國第10個“中國文化遺產日”,活動主題為“保護成果,全民共享”。12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陜西公眾考古科普基地、山陽縣文化廣播電視局聯合在陜西山陽縣舉辦了“聯手共建 公眾考古進校園”考古專題講座和“聯手共建,公眾考古進鄉村啟動儀式”。
在“聯手共建 公眾考古進校園”考古專題講座中,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曹龍、張博分別做了題為《考古學是什么》、《陜西唐代帝陵考古記》等相關考古知識。在《考古學是什么》中,曹龍主要從“一般公眾了解的考古學、科學意義的考古學、為什么要進行考古學研究、我們如何保護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們的家園”等五方面進行講述,結合有關尋寶、探險等方面的小說、影視劇,給學生們介紹真正意義的考古學,又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器物分類,向學生介紹考古學的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再結合打擊文物犯罪等案例,告知學生們保護文化遺產要從自我做起、要從小事做起、要從細節做起等;張博在講座中,通俗易懂地介紹了近年來唐陵大遺址考古工作,讓學生們感受到大唐盛世的恢宏氣勢與田野考古工作的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