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鎮安縣老科協的退休干部,不但引導農民學科技知識做得好,而且戲也演得好,我們特別喜歡他們排演的農村題材戲曲節目,讓我們很受啟發!”近日,說起鎮安縣老科協的退休干部如何當好農民學習科技知識的指導員,又如何當好宣傳黨的政策,頌揚農村新人新事的“演員”,為群眾奉獻出精品文化節目,當地老百姓可謂贊不絕口。
鎮安縣老科協會長,原縣政協副主席薛文洲介紹,2006年,鎮安縣夕陽紅藝術團正式成立,一共有30多名成員,除了當地赫赫有名的兩名花鼓、漁鼓戲專職演員外,老科協10多名退休干部也紛紛加入,還有20多名企業退休老黨員。為了發揚民俗文化,藝術團的成員還拜當地的民間藝人胡德成、陳明政等為師學習花鼓、漁鼓戲表演。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很多退休干部沒有表演基礎和樂器常識,要想入門確實十分困難。“這個演出也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開始學習的時候,內心是有阻力的,覺得自己退休前有體面的工作,退休后本應該好好享受天倫之樂,何必還這樣賣力呢?”退休前擔任縣交通局黨支部書記的陳根榮說,“以前老是感覺學不好花鼓戲,背不住曲牌,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現在不但興趣很濃,而且還特別熱愛這個事情。”
2014年,鎮安縣夕陽紅藝術團排演新版的花鼓戲《哥接妹》、《小拜年》先后在陜西省農民藝術節上榮獲一等獎,在北京星光影視城舉辦的文藝演出中獲得最佳組織獎和個人獎。“許多群眾都從這些嬉笑怒罵的演出中領悟到很多道理,民間糾紛減少了,社會變得和諧了。通過演出,群眾也和干部打成了一片,退休干部的付出也得到了群眾的支持和理解!”薛文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