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縣按照“富裕搬遷”的陜南移民搬遷工作要求,創新思路,著力打造環境優美、居住舒心、整潔衛生的移民搬遷示范小區。目前,該縣實施搬遷安置11200戶39096人,建設集中安置點46個,集中安置9988戶34505人,集中安置率達80%以上。
丹鳳縣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立足商鎮、棣花、龍駒、竹林關四鎮立地條件好、交通便捷、發展空間大的實際,策劃并啟動實施了龍駒現代服務業發展區、商鎮工業精深加工區、棣花文化旅游區、竹林關生態宜居示范區“四大重點區域”建設,讓四大區域建設成為承載陜南移民搬遷的載體平臺。積極探索陜南移民搬遷、產業集中區、小城鎮建設、精準扶貧、消費市場培育“五位一體”工作模式,在集中安置點的建設上,以高層、多層房屋建設為主,以城市單元房建設為模板,建成了一批高標準的住宅小區,留足并建設了綠化區域,配套建設了幼兒園、學校、健身廣場等設施。目前,丹鳳縣竹林關5000戶的江北移民新區通過5年的建設已成為一個環境優美、居住舒心、整潔衛生的省級示范小區。為了解決居住群眾的后顧之憂,丹鳳積極探索服務群眾新模式,所有集中安置點建立了社區機構,成立物業公司,組建專職保潔隊伍,設立公安警務室、便民服務大廳、日間照料中心等服務機構,并實行“干部掛牌上崗、信訪當日接待、干部去向公示、民事干部代辦、民情日記”等五項制度,做到了群眾辦事不出安置點、社區服務進萬家。縣上把重點放在產業發展上,讓產業留人,用產業鼓起搬遷戶的“錢袋子”,在竹林關移民安置點,依托桃花谷、州河北采摘園發展旅游三產,鼓勵移民搬遷戶開辦農家樂20余戶,這些農家樂戶均年收入10萬元以上,竹林關魔芋加工廠采取“企業+基地+搬遷戶”模式,253名搬遷群眾在種植基地和魔芋加工企業務工就業,年人均增收7300余元。(張力 樊利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