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商南縣委、縣政府“志在必得”,將金絲峽創建5A級景區確定為本年度全縣“六件大事”之一,抽調精兵強將進一步充實了工作隊伍,全方位多層面加大力度,深入開展創建。中省旅游局、市委、市政府領導、省市相關部門對創建工作給予了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商南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經常檢查創建進展情況,分管領導每周深入景區指導創建的每一個細節,縣上相關部門和金絲峽、十里坪鎮干部群眾更是積極投身創建工作。該縣還采取了“三天一督查、一周一通報”、四色督辦制、日例會制等得力措施強力推進。
“很多當地村民提著塑料袋向游客兜賣狝猴桃等農副產品,周圍的農家樂、商販隨意搭建遮陽傘、擺放燈箱等,整體環境比較差。我們按照區域劃分,治理好一塊再治理另一塊,難度很大。很多時候我們剛把亂搭建的廣告牌拆下來,村民又裝上了。經過20多天的重復工作和勸解,他們也逐漸理解了我們的工作,能夠自覺地維護自家門口的環境衛生。”擔任市場環境整治小組組長的商南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副局長李霞介紹。
為了能夠讓村民在景區銷售農特產品,又不影響景區的旅游秩序,金絲峽管委會與景區管理公司商議,將景區前門幾棵大樹下的位置劃分為固定銷售點,且固定旅游大巴車的上客區和下客區,讓銷售農副特產的村民能夠看得見游客,有機會售賣自己的產品,還聯合金絲峽鎮謀劃建設旅游商品特賣店,從長遠考慮解決出售當地農副特產問題。
創建中,涉及環境衛生、交通、餐飲等許多難啃的“硬骨頭”問題,就是這樣一個個被“攻”了下來。
極致理念做服務
行走在金絲峽景區內,每隔500米就有一處供游人休息的地方,除了木質躺椅,還有搖搖椅、秋千等休閑設施,游客在景區不會行走游玩疲勞后沒處坐。“以前景區的休息椅多是石凳,比較簡陋,今年我們購買了1800多個座椅和部分移動秋千充實到景區,現在景區的座椅可以同時滿足3000名游客的需求。除了新增的座椅,景區的標識也與以前不同了。這是我們請全國知名旅游專家來指導的,除了將原來舊的標示牌更換成這種四國語言、帶有二維碼、服務電話的新標示牌外,我們還新增了很多樹木解說牌,方便游客了解樹木。”金絲峽景區管理服務中心經理多青介紹。
據了解,金絲峽景區內的所有導覽圖之前都是按照從前門到后門的景區地形制作的。為了符合國家5A級景區標準,景區重新請專家制作了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導覽圖,設置在景區的重要節點處,并邀請相關專家論證了三次。
不僅在設施服務上最大程度細化、優化,力求做到極致,金絲峽還積極推行感動服務、親情服務,讓游客在陌生的環境中享受到細致入微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