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來,以智能化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交通、能源、醫療和教育等方面的智能實踐和應用效果已經逐步顯現。未來,這將成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終目標是方便老百姓的生活。
節能減排+遠程管控 啟動照明“智慧”狀態
智慧照明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應用城市傳感網、電力載波技術將城市中路燈聯系起來,形成“物聯網”,并利用計算等信息處理技術對海量感知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對包括民生、環境、公共安全等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化響應和智能化決策支持,使得城市生活照明達到“智慧”狀態。
近日,記者來到陜西省丹鳳縣中心街,新更換的環保節能路燈將整條街道照射的格外明亮。據丹鳳縣城市管理局王立新局長介紹,“改造前,傳統的照明設備能耗非常大,而且路燈分布廣、數量多、管理難。以前每天晚上需要兩個工作人員騎自行車巡查,如有故障第二天檢修,費時費力。改造后不但節省了69%的電量,提高了亮度,后期檢修也很方便,只需用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查看所有路燈的工作狀態并控制路燈開關及亮度。”
城市照明行業的加速發展,使得照明設施數量大幅增加、照明控制要求更加復雜,只有通過智能控制系統才能實現城市照明的精細化管理。丹鳳縣路燈采用LED路燈+“物聯網”單燈智能控制系統,每一盞燈具有唯一編碼,對應相應位置,采用“物聯網”手段將每一盞燈的信息化引入到照明設備網絡中,以此創新建立一套能夠覆蓋整個城市路燈的信息系統,從而徹底改變路燈落后的管理水平。路燈和燈桿在城市里密集分布,具有方便組網、取電的優勢,將來成為“智慧城市”建設不可缺少的感知層的數據載體,后續還可根據需求擴展其他功能,如治安監控、充電樁、城市WIFI等。
按照國家對省市政府節能減排工作的要求,改造項目采用低排放、高照度、高效節能、抗霧霾的“第五代太陽色LED智能型節能燈”、“第四代智能型納米節能路燈”以及先進的城市路燈照明智能化管理系統對路燈照明以及管網進行改造建設,與傳統燈具相比綠色環保,無污染。
政府+企業 合力推進智慧化建設
伴隨著國內城鎮化的推進以及隨之而來的道路交通改造升級和城市市容市貌的改造,城市道路照明及城市景觀照明行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其市場規模也將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智慧城市建設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傳統的政府為主模式不能滿足投資需求,需要更多市場力量、社會力量來參與,將市場機制引入“智慧城市”建設已經成為必然選擇。很多企業也朝著“智慧城市運營商”的角色在進行轉變。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國能國際新能源投資(北京)有限公司與“國家電網節能服務公司”、“清華同方”、“上海瀚晶”、“三一照明”一體化合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模式”(即EMC模式)對全國各城市路燈進行節能減排改造與照明管網智能化管理建設。合同能源管理是國務院、發改委等部委為全國節能減排工作推廣的一種新型管理服務模式。此項業務由節能服務企業出全資對城市路燈照明進行節能改造,并在合同期內負責無償維護,以節能產生的效益,逐年共享方式獲取合理利潤的一種形式。
“智慧城市”的建設和運營主體應該是誰?據了解,很多試點城市都走過一段彎路,前期的“智慧城市”建設普遍存在設計分散、各自運營的特點。部門與部門之間、系統與系統之間由于標準、技術、體制機制等問題很難成為協同的整體,這讓“智慧城市”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大打折扣。實踐證明,“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引進更多社會力量一起參與,采用聯合建設、運營的多元化發展模式,任何獨立一方都做不成“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