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中商洛訊(記者 王濤)5月24日 晴 星期三
清晨的山陽縣中村鎮洪河寺村,田地里一片片中藥材長勢正旺,山坡上一棵棵核桃樹結滿了果實,樹木掩映中一座座民居錯落有致……在一片鳥語花香、風光旖旎的景色里,駐扎在該村的山陽縣民政局扶貧干部早早起來走村入戶,訪貧問苦解民憂。
洪河寺村距離中村鎮15公里,全村285戶1050人分散居住在一條狹長的山溝里。由于山大溝深,立地條件差,脫貧任務繁重而艱巨。連日來,為了讓真正的貧困戶早日脫貧,他們加班加點走訪調研、逐戶核對、逐戶制定脫貧政策。
他們走訪的第一戶是村民萬建榮家。萬建榮今年41歲,自小患有小兒麻痹癥,走路不方便,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兩個女兒還在上學,家庭十分困難。看著這種情況,幫扶干部們心情十分沉重。“你還想干啥?養雞咋樣?”干部們問道。“好是好,就是沒有錢買雞苗。”“這個你放心,雞苗我給你買,只要你好好養,雞蛋和雞我們幫你銷售。”第一書記徐旭承諾道。隨后,當看到年初縣民政局給他家提供的三頭豬有一頭生病了,就立馬聯系獸醫進行醫治。
在貧困戶米書民家里,縣民政局幫扶工作隊干部司國富了解完他家的情況后,對著米書民的耳朵大聲說道:“明天我就帶你進城找殘聯辦殘疾證,再想辦法幫你換一個助聽器。”米書民今年57歲,是2000年從丹鳳縣移民過來的。2003年,正當生活有所好轉的時候,妻子在秦嶺礦中出了事故,不幸亡故。2005年,兒子又出了溺水事故,再加上他自己耳朵聽力有缺陷,生活越發艱難。考慮到他的勞動能力還行,干部們商量:“只要耳朵恢復了聽力,他就能像正常人一樣出去務工。”
“當務之急是要給老人家把電通上,村上沒錢我來出。”說完,第一書記徐旭就拿出了電話打給村里的電工。這一幕是發生在貧困戶謝喜梅家。謝喜梅今年77歲,一個人獨自生活在三間土房里,家里一貧如洗。“我們明天一起來幫她把家里收拾一下,再給她買些生活用品,讓她住得舒服一些。”徐旭提議道。“最主要的是要給老人確定一名監護人。這樣,隨后我來聯系她的孫子孫女,看看他們在贍養老人方面還有什么問題,找出一個最妥善的辦法。”司國富提出了他的意見。隨即,他聯系了老人的孫女,將老人妥善安置。
走訪完這些貧困戶,已經是夕陽落山了。回到村委會辦公室,第一書記徐旭立馬組織大家召開會議,就走訪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逐一提出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