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童莉波)截至11月20日,市國稅局收入首破十億元大關,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累計組織稅收收入100970萬元,同比增長19.26%,增收16307萬元。
今年來,在占國稅收入總額四成以上的支柱行業礦產采掘加工業形勢不理想、主體稅種企業所得稅因主要稅源信用聯社享受優惠政策及黃金產品價格暴跌大幅減收,以及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政策的實施引起納稅戶大幅減少的嚴峻形勢下,商洛市國稅局黨組高度重視組織收入工作,不斷強化組織收入工作措施,積極貫徹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部署,牢牢把握組織收入主動權,不斷強化組織收入工作措施,認真落實國家稅務總局提出的“打擊違法增收、堵塞漏洞增收、科技管理增收”的三個增收新舉措,采取“層層分解、分片包干、定點聯系”等工作措施,在全市國稅系統形成“層層有目標、個個有責任、人人有壓力”的組織收入工作格局。一是打擊違法增收,加強稽查,積極實施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專項整治,開展打擊偷逃騙稅和營改增試點行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行為,有力震懾涉稅違法犯罪活動,規范稅收秩序,促進收入增長。組織開展農產品進項稅額抵扣核查和零負申報等非正常企業的檢查,實現以查促收;二是堵塞漏洞增收:向管理要收入,圍繞稅收征管的重點方面,進一步落實好加強各稅種征收管理措施,有針對性地做好稅收征管工作,切實堵漏增收。從夯實戶籍管理基礎、加強計劃動態管理、創新收入預測分析機制、強化重點稅源監控力度、開展多種形式的企業所得稅納稅評估工作、開展金銀首飾消費稅政策執行情況檢查等方面入手,運用征管信息系統、風險管理系統等信息化平臺,針對稅收征管的薄弱環節,查問題、找漏洞,集中力量挖“死角”,實現以管促收;三是科技管理增收:加大部門信息交換共享力度,通過信息比對發現收入漏洞。依托《稅收征管分析與風險管理系統》,組織開展全市風險分類分級應對工作。縣區局組建以業務骨干為主要力量的風險應對工作組,組織開展風險應對工作,根據風險等級,分別采取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等手段,把以科技管理為核心的風險防控手段作為強化征管的主要抓手,確保稅款及時足額入庫。市局領導定期分赴各縣區局,深入重點稅源企業進行調研分析,摸清經濟稅源實際情況,查找收入任務差距較大縣局的原因和存在的問題,并督促采取強有力的工作措施,幫助縣區局把“三個增收”的組織收入工作措施切實落到實處。
柞水縣局全面開展稅源清查,切實加強對長期零申報、稅負明顯偏低及長期虧損不倒企業的評估分析,全力消除征管死角和盲點,有效提升了稅收征管的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洛南縣局加大稅收專項整治和稅務稽查力度,做到“抓大、控中、管小”,及時掌握其生產經營、資金流向、稅款入庫情況,發現管理薄弱環節,切實挖掘稅收潛力;商南縣局充分發揮納稅評估在稅源管理中的作用,形成征管、稽查、管理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及時總結行業評估規律,實現資源共享、以評促收;山陽縣局以重點行業、企業的稅源數據監控為立足點,強化預測分析,堅持收入五天一統計、十天一通報、半月一研判,強化入庫稅收跟蹤分析,實現稅收良性增長;鎮安縣國稅局加強納稅評估及個體工商戶的管理,做精做細專業化管理;丹鳳縣局尋找管理薄弱環節,堵塞漏洞促收入;商州區局積極尋找管理薄弱環節、挖掘征收潛力,加強零散稅收和非正常戶的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