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洛南縣城關鎮饅頭村王玉琴老人大把地采摘著長勢喜人的萬壽菊。王玉琴的女兒田彩玲看著前來了解用電需求的國網洛南縣供電公司供電所趙勇良,她喜悅地說:“政府引導種花給咱指明了致富的路子,電力服務到位給咱致富提供了堅強保障。”
王玉琴老人世代是農民。去年,政府引導群眾種植萬壽菊,猶疑再三后,她們種了兩畝多地的萬壽菊。“政府每畝補貼500元錢,種苗是培育好的,直接拉回來種植就可以了。”田彩玲說,山里的地種植莊稼勉強能夠保證收成。可是種花需要大量的水,可行嗎?剛把種苗種下,供電所的職工就找上門來,檢修了機井里的水泵和線路,解決了菊花的灌溉用水問題。“這不?這兩天剛進入采花期,供電所的同志又上門來詢問用電需求,這服務真是沒得說。”田彩玲說。
說起今年的收成,田彩玲算了一筆賬,兩畝多的地預計能收花6000斤左右,按照每斤鮮花6角計算,能收入將近4000元,再加上每畝的500元補貼,每畝地收入2500元左右。而這兩畝地如果種玉米的話,頂多每畝地收入七八百元。“花摘了就直接送加工廠去,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王玉琴老人高興地說,這滿地看起來都是黃燦燦的金子。她說來年她要把四畝多地全部種上萬壽菊。
饅頭村8組的冀樹民、楊秋峰、何高升三人今年承包了村里的145畝地,全部種上了萬壽菊。冀樹民說,這幾天,每天采摘的菊花有幾萬斤,收入上萬元。“都是現把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冀樹民說,天氣熱,為了防止采摘的菊花變質,供電所的員工都是跟在花地里,全天候提供用電咨詢和保障,確保花農顆粒歸倉。
在洛南縣永皓生物科技公司生產車間內,尖角供電所所長喬江鵬正帶著職工柴永峰在檢修設備的電線、電路。該公司負責人許峰軍說,這幾天正是采、收花的旺季,供電所的同志提前檢查了冷庫和專變的線路,馬上要生產加工了,電工們又來對生產車間用電情況進行檢修。
許峰軍說,今年整個洛南縣種植萬壽菊2000多畝,預計產鮮花4500余噸。可產生經濟效益上千萬元。“有了政府和電力部門的大力扶持,明年我們準備把萬壽菊種植面積發展到1萬畝,真正使萬壽菊種植讓群眾致富,為企業增效。”(王世華 王纏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