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6:30,西北大學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整裝出發(fā),前往商洛市洛南縣高耀鎮(zhèn)高耀小學。此次為期14天的實踐服務活動,是給那里的孩子們送去知識、送去關愛,同時,將對周邊地區(qū)“農村父母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進行調研。服務團由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團委書記馮奕忠老師帶隊。
一路上,成員們滿載著喜悅和期待,向高耀小學一點一點的靠近。大家有說有笑,很是熱鬧。陽光穿過茂密梧桐的間隙,輕柔地灑在大家臉上,照耀出滿滿的幸福。下午兩點半,團隊到達期盼已久的高耀小學。大家朝氣蓬勃,毫無疲倦困乏之意。一群熱血青年,帶著信心和希望,擁抱這個美麗的校園。
稍事安頓后,服務團召開了第一次了工作會議。高耀小學黃隨富校長在會議上首先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并對此次活動的開展給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他表示了全力支持此次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
馮奕忠老師向高耀小學和黃隨富校長表示了感謝,并要求我們以積極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肩負起一個支教老師的責任,秉承西北大學“公誠勤樸”的校訓,團結、進取、民主、奉獻的校風,勤奮、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的學風,以及艱苦創(chuàng)業(yè),自強不息的西大精神,努力完成好支教和調研工作。隊長蔡成菲進行了任務分組,鼓勵大家群策群力,認真工作,歡迎大家就更好的開展支教、調研工作提出寶貴的建議和意見。
會議結束后,隊員按照分組都積極行動起來了。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服務正式開展。所有人都以最飽滿的熱情積極宣傳,以最積極向上的精神拉開了此次活動的序幕。
有人曾對我說,別去了,去了又不能改變什么。我想說,我們去支教,去盡可能的給他們帶去知識,雖然不能給他們的現(xiàn)狀帶來什么改變,但至少我們走了個開始,最起碼點燃了第一把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我們把這火炬一屆一屆的傳承下去,它帶來的能量將是無窮的。就當下而言,我們齊心協(xié)力去教他們知識,當我們看到孩子們的眼睛能穿過阻擋他們的大山,看到世界上其他的東西,這難道不是我們最大的欣慰么?當我們看到孩子們的思維能超越大山,去往更高更遠處,這難道不是我們最大的感動么?
就為這,我們準備好了?。?!
第一次,收獲難忘的感動
2015年7月19日早上6:30,伴隨著山中清晨的雞鳴聲,我們支教團全體成員早早起床,精神煥發(fā)的開始了我們的第一次支教跑操。樓亮副隊長揮舞著西北大學青協(xié)會旗跑在隊伍的前面,大家行進在山中的小路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心中對這次支教充滿了“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信心和期待。
一路奔跑回到學校,在馮奕忠老師的帶領下,心潮澎湃的開始了我們的第一次《少年中國說》的晨讀,之后進行了我們的第一次三分鐘演講,朱皖江的《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和張沛欣的《大山中的教育與我們的責任》主題演講用真情得到了大家情感的共鳴。
支教之行的第一次早讀也在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中開始了,并不寬敞的教室里,孩子們用心理解著手里的課本,孩子們的努力,老師們都看在眼里,我們不敢辜負他們對知識的渴望。
“小老師們”第一次正式講課伴隨著忐忑的心情開始了,不僅有如何來上好第一堂課的緊張,更多的是對接下孩子們反應的期待。不過孩子們的可愛完全打消了我們之前的緊張感。在這個愉悅的氛圍下結束了第一次的班會課。從孩子們的小眼睛里,我們看到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們看到了我們來的意義,他們對我們的信賴和認可,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雷陣雨后,初晴,陽光正好,就把這這算作為我們大山中第一次的美麗氣象經(jīng)歷吧!“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不錯,今天的天氣不正印證了這句話么?孩子們的快樂成長,是我們最大的晴天。